首创癌症疫苗mRNA-2416 疗法登场!为卵巢癌及实体瘤患者点亮新希望
首创癌症疫苗mRNA药物mRNA-2416疗法登场,为卵巢癌及实体瘤患者点亮新希望
近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肿瘤学家》发布了一项振奋人心的研究成果:全球首创的mRNA治疗药物mRNA-2416,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durvalumab(Imfinzi)联合应用于肿瘤内给药,在卵巢癌以及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与初步生物活性。这一突破,无疑为深陷疾病泥沼的患者们点亮了新的希望之光。
首创癌症疫苗mRNA-2416疗法登场!为卵巢癌及实体瘤患者点亮新希望
mRNA-2416是一种新的治疗药物,它就像一个带着特殊“指令”的信使,这个“指令”能让身体产生一种叫OX40配体(OX40L)的物质,而且它是专门设计成直接注射到肿瘤里的。把它注射到肿瘤后,能在肿瘤周围的环境里促使OX40L产生,这样有望激活身体里专门对抗肿瘤的T细胞,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能力,不仅能作用于注射的肿瘤部位,还可能对全身的肿瘤都有效果。试验分析显示,注射mRNA-2416后,确实能让免疫系统活跃起来。单独治疗的患者肿瘤里OX40L的量明显增加;联合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24到48小时内取的4份肿瘤样本里,OX40L的量也都增加了。
该研究源于一项首次人体1/2期临床试验(NCT03323398),旨在探究mRNA-2416单药或联合durvalumab,经瘤内注射用于晚期实体瘤或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试验共纳入61位患者,中位年龄65岁,涵盖卵巢癌(30%)、头颈部鳞状细胞癌(15%)、肉瘤(10%)等多种癌症类型。
患者被分为两组,A组39例接受mRNA-2416单药重复瘤内注射,B组22例接受mRNA-2416联合静脉注射durvalumab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近半数患者既往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A组49%、B组41%),且几乎所有患者(A组94.9%、B组100%)都至少接受过一种癌症治疗方案。
在疗效方面,A组(n=29)单药治疗的总体缓解率(ORR)为0.0%(95%,0.0%-11.9%),病情稳定(SD)率达31%,但也有52%的患者病情出现进展(PD),17%的患者无法评估。B组(n=19)联合治疗的ORR为5.3%(95%CI,0.1%-26.0%),其中1例(5%)卵巢癌患者在接受4.0mgmRNA-2416剂量治疗后,获得部分缓解(PR),不过由于缺乏确认性扫描,该缓解尚未得到最终证实。此外,B组中11%的患者达到SD,84%的患者出现PD。
在无进展生存期(PFS)上,A组的中位PFS为60天(95%CI,50-108天;范围,29-179天),B组为50天(95%CI,38-55天;范围,11-117天)。依据免疫相关疗效标准(irRC)评估,A组有7例患者(24%)观察到SD,16例患者(55%)观察到PD,6例患者(21%)无法评估;B组有1例患者(5%)达到PR,2例患者(11%)达到SD,15例患者(79%)达到PD,1例患者(5%)无法评估。
虽然此次研究未达到预设的主要疗效终点,但在安全性与耐受性方面成绩斐然。整个试验过程中,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大多为1/2级,仅出现8例3级TRAE,未报告4/5级TRAE。这表明mRNA-2416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患者能够较好地耐受。
免疫组织化学及多重定量免疫荧光分析进一步揭示,治疗后肿瘤巢及周围基质中T细胞浸润明显增加。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促炎免疫通路被激活,9例接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6例T细胞炎症标记基因上调。同时,干扰素诱导标志物PD-L1的表达在治疗后也显著升高,且在注射性病灶中最为显著。
此次研究的主要作者、麻省总医院的RyanJ.Sullivan医学博士及其团队在论文中指出:“尽管未达到预设的主要疗效终点,但药效动力学分析为mRNA-2416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力证据,支持继续深入研究基于mRNA的疗法,以攻克难治性恶性肿瘤这一医学难题。后续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疗效生物标志物,精准识别最有可能从该疗法中获益的患者群体。”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1/2期研究的入选标准严格,患者需至少存在一个符合RECIST1.1标准的可测量病灶,且肿瘤大小需满足瘤内注射要求。此外,患者的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或1分,器官功能良好,预期寿命超过12周。卵巢癌扩展队列中的患者,必须接受过两线以上既往治疗,且BRCA突变患者在既往PARP抑制剂治疗中需出现疾病进展。对于既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暴露剂量,则没有限制。
此次mRNA-2416在卵巢癌和晚期实体瘤治疗中的积极探索,为肿瘤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仍需进一步研究来优化治疗方案、明确获益人群,但这一开创性成果已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相信在全球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mRNA疗法必将在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治愈的曙光。
抗癌疫苗即将问世!未来五年或将成为实体肿瘤"破局者"
除了上面的研究,世界各地已经有众多患者通过癌症疫苗实现了长期生存:
2007年,一向健康的J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的腹股沟有两个肿块,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后竟然是卵巢癌,并且已经是IV期,她以为才34岁的自己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于是立下遗嘱,把一条她最珍爱的项链赠予了最好的朋友。幸运的是,她勇敢的参加了华盛顿州默瑟岛的一项卵巢癌疫苗试验,成为了首批接受疫苗治疗的敢于“吃螃蟹”的患者。令所有人震惊的是,治疗后她的癌症的迹象完全消失,重新回到了正常生活。如今,她50岁了,至今仍戴着那条项链。
56岁的T先生确诊为晚期肺癌,并且已经扩散到了大脑。然而,在生命的至暗时刻,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旨在缩小肺癌肿瘤的疫苗测试。“无论对我还是对其他人来说,我都不会失去什么,反而会得到很多。”他最大的心愿,是能亲眼见证女儿从护士学校毕业。50岁的K女士原本满心期待与丈夫开启浪漫的环球旅行,一纸乳腺癌诊断书却打乱了所有计划。但她没有被病魔打倒,而是果断选择参与实验性乳腺癌疫苗的临床试验,期望能在手术前缩小肿瘤。“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愿意一试。”
癌症疫苗与其他免疫疗法一样,能够激活并强化免疫系统,使其精准识别并歼灭癌细胞。部分创新疗法还采用了mRNA技术,这种最初为癌症治疗研发的技术,曾在新冠疫苗中大放异彩。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癌症疫苗研究所的诺拉・迪西斯博士解释道,癌症疫苗发挥作用的核心在于教会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识别癌症的威胁。一旦T细胞“受训上岗”,便如同拥有了“双脚”,能够在血管中穿梭、深入组织,主动搜寻并清除癌细胞。
癌症疫苗的出现,无疑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能够精准地靶向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降低治疗副作用,还能通过训练免疫系统形成长期记忆,预防癌症复发。从国际上的前沿突破到国内的加速追赶,我们看到了全球科研人员在抗癌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好消息是国内患者现在可通过医学部向中国、日本或古巴医疗机构申请相关疫苗,配合标准治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众多科学家坚信,癌症疫苗有望成为改写癌症治疗历史的“下一个重大突破”,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抵达关键转折点,预计未来五年内将迎来多款癌症疫苗的问世。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相关推荐

无进展生存翻倍!20年苦等盼新方案,沃拉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直播预告|愈见大"CAR&qu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病理完全缓解率超63%!国产ADC新适应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9月22日 CAR启新生|急性白血病CA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FLT3抑制剂免费招募】新一代靶向药X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肺癌3年生存率翻倍!日本重磅获批Optu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