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肝癌TIL创100%疾病控制率!另在肝癌、肺癌、宫颈癌、肠癌等显效,10周肿瘤全消
首个肝癌TIL细胞疗法BST02创100%疾病控制率!另在肺癌、宫颈癌、肠癌等显效,10周肿瘤全消
TIL过继细胞疗法已成功获批用于晚期黑色素瘤治疗,且能在常规疗法后为患者带来持久的长期缓解。更让人激动的是,2025年的ASCO大会上,有个专门针对咱们中国患者的消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肝癌TIL产品BST02,在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TILs细胞疗法探索性临床试验(NCT06526832)中,初步结果显示疾病控制率达到了 100%!这一全新疗法为肝癌患者点亮了希望!除了肝癌外,TIL细胞疗法这项抗癌黑科技更在黑色素瘤、宫颈癌、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等多款实体瘤中展现疗效,更有患者治疗10周肿瘤“全消”!
晚期肝癌迎来"细胞级核武器":全球首个肝癌TIL产品BST02显神威,疾病控制率100%,输注84天肿瘤大减57.1%
肝癌(L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晚期肝癌治疗选择少,患者总体生存率低,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疗法来提高临床获益。
百吉生物研制的BST02注射液,是一款从患者自身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扩增得到的T细胞治疗产品,可用于治疗肝细胞癌、胆管癌等肝癌类型,属于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其原理是:从患者肿瘤组织中采集并富集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抗原的淋巴细胞,在体外通过细胞因子诱导使其快速增殖并维持干性,最大限度扩增具有抗肿瘤功能的T细胞,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以杀伤肿瘤。2023年10月26日,BST02获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个针对肝癌的临床阶段TIL产品,也是首个覆盖所有肝癌类型的TIL疗法。
如今,终于迎来了该疗法的突破性数据!2025年ASCO大会公布的研究(NCT06526832),入组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肝癌患者,既往均接受过三种以上标准治疗(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VEGF联合抗PD-1/PD-L1全身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动脉灌注化疗等)。入组后,患者先接受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的淋巴细胞耗竭化疗,再输注BST02联合IL-2,最终5例患者成功制备出TIL。
结果显示:BST02的疾病控制率(DCR)达100%(2/2),客观缓解率(ORR)为50%(1/2);最佳反应患者的多个病灶持续显著缩小,其中肝脏靶病灶在输注后84天减少57.1%,门静脉癌栓减少51.8%。
综上,BST02在晚期肝癌患者中耐受性良好,且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疗效。
▲截图源自“ASCO”
比CAR-T更懂实体瘤!TIL细胞疗法:从肿瘤组织中唤醒的"抗癌高手"
众所周知,淋巴细胞是人体抵抗癌细胞的“天然武器”,它们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位于外周,也可位于肿瘤组织局部。
而“TIL细胞”即“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存在于患者自身的肿瘤组织中,它熟悉那里的地形地貌,与肿瘤细胞作战的经验很丰富,这是它们的优势所在。但是很多TIL细胞在战斗中受伤了,功能受损,所以我们要把它们从患者自身切除的肿瘤活检组织中提取出来,利用DNA测序技术,挑选出比较好的TIL细胞,进行培养和扩增,打造一支可以杀灭肿瘤细胞的“免疫军团”。与CAR-T、TCR-T等其他T细胞疗法相比,具有抗癌效果更持久、靶点更广泛、识别能力更精准等优势。
▼TIL细胞正在摧毁肿瘤组织
▲图源“Science New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的主要治疗过程
1、首先通过外科手术,获取患者体内的肿瘤组织,以便从中分离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2、在实验室中,使用白细胞介素-2(IL-2)培养、扩增TIL细胞;
3、在对患者施用淋巴细胞耗竭化疗方案后,将改造后的TIL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
4、经过改造的“”免疫军团——TIL细胞”进入循环,精准识别并持续杀灭肿瘤细胞(详见下图)。
TIL细胞疗法适用哪些患者
1、早期肿瘤患者可用:TIL细胞可作为早期肿瘤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清除传统治疗(手术、放化疗)后,残存的癌细胞,达到预防肿瘤复发及转移的目的。
2、晚期肿瘤患者可用:TIL细胞还可作为晚期肿瘤患者的末线补救治疗措施,弥补这些患者“无药可用”的绝境,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不止黑色素瘤!TIL细胞疗法还可治疗这些癌种
2024年2月16日,Lifileucel(LN-144)获美国FDA批准上市,适用于既往接受过PD-1抗体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成人患者的治疗(若BRAFV600突变阳性,需先接受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治疗)。除黑色素瘤外,TIL疗法正针对多种实体瘤展开广泛临床研究,包括但不限于:
1、胸部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性甲状腺癌等;
2、消化系统肿瘤:如结肠癌、胆管癌等;
3、妇科肿瘤:包括卵巢癌、HPV相关癌症(如宫颈癌)等;
4、其他实体瘤:如乳腺癌、头颈部肿瘤、肉瘤等。
TIL细胞的最佳储存时机
一般情况下,建议肿瘤患者越早储存TIL细胞越好,原因如下:首先,TILs细胞数量,会随肿瘤进展而逐渐降低;其次,术后接受辅助性治疗(如放化疗等),可能影响体内的正常细胞及免疫细胞。
因此,最好在刚刚确诊癌症、且未接受其他治疗(如放化疗)前储存TIL细胞为宜,因为此时TIL细胞的抗癌能力最强。
· 温馨提示 ·
综上,建议肿瘤患者,术前与主治医师沟通好,尽可能保留新鲜的标本组织,并联系专业机构进行TIL细胞的分离以及冻存,以备不时之需。若您还想了解TIL细胞在制备、储存方面的更多信息,可致电医学部,了解详细的流程。
更大的好消息是,目前我国正有多款TILs疗法的临床试验正在招募中,主要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多款实体瘤。想寻求TIL疗法帮助的患者,也可联系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
TIL细胞联合PD-1疗法,助复发性宫颈癌患者达完全缓解,10周肿瘤全消
全球知名期刊《BMJ Journals》曾报道过一个惊艳案例(NCT04766320):一位复发性宫颈癌患者接受TIL细胞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
这位患者是一位52岁女性,2019年5月确诊为IB3r期宫颈癌,随后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分期升级为IIIC1p期(盆腔淋巴结受累),并完成4个周期的紫杉醇脂质体+奥沙利铂化疗。17个月后,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膀胱复发,患者接受部分膀胱切除术,术后继续辅助化疗,同时保留肿瘤切除物用于制备TIL细胞。入组后,患者相继接受环磷酰胺静脉给药+TIL细胞输注+PD-1抗体治疗。
结果显示:TIL输注6周后,T1WI影像显示病灶显著缩小(黄色箭头);输注42天后首次评估,患者无发热、体重减轻,体格检查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依据RECIST v1.1标准,输注10周后确认达到完全缓解(CR,详见下图)。
▲图源“BMJ journal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TIL疗法重拳出击进展期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3年生存率超40%
该研究共纳入25例年龄25~68岁的进展期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均伴有至少一处可切除转移灶。入组后,患者相继接受标准淋巴细胞清除化疗、TIL细胞输注及IL2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28.1个月。
结果显示:按RECIST1.0标准评估,24例可评估患者中,10例(42%)获得客观缓解,包括3例完全缓解(CR)和7例部分缓解(PR);11例病情稳定超过4-6个月。其中,完全缓解及4例部分缓解的持续时间为6-45个月,多数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维持达2年(详见下图)。此外,全部25例入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8个月;1年生存率达72%,3年生存率达40.8%。
▲图源“AAC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值得关注的是,患者M26在治疗2个月后即达到部分缓解(PR),因疤痕组织吸收缓慢,FDG-PET/CT仍可见残余病灶;13个月后确认完全缓解(CR),且完全缓解状态持续长达32个月(约2.6年)(详见下图)。
▲图源“AAC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TIL疗法让胃肠癌病友看到希望,近四分之一(24%)患者肿瘤缩小,有人治疗9个月肿瘤消退
《NatureMedicine》近期报道了一项“应用TIL疗法治疗胃肠道肿瘤(包括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等)的2期临床试验(NCT01174121)”的振奋数据。该研究共纳入91例难治性、错配修复功能正常的转移性胃肠道癌患者,既往曾接受过中位数为4种的治疗方案,但病情持续恶化,遂入组接受TIL细胞治疗。
结果显示:接受选定TIL联合派姆单抗治疗的患者中,近24%的肿瘤显著缩小;仅接受选定TIL治疗(未联用派姆单抗)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比例为7.7%;而接受未选定抗肿瘤活性TIL治疗的患者,肿瘤均未缩小。其中三例患者的疗效尤为值得关注:
SEL-TIL+P组的一位胆管癌患者,治疗9个月时,两处肿瘤消退,骨转移部位也出现愈合迹象,该患者虽还存在肝脏、肺、肾上腺等部位的病灶,但未在检查中呈现。
▲图源“Nature Medicin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另一例为SEL-TIL+P组的直肠癌患者,治疗10个月时,两处肿瘤均缩小,患者肺部和淋巴结虽有其他病灶,但未在检查中体现。
▲图源“Nature Medicin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最后一例是SEL-TIL+P组的结肠癌患者,治疗后两处结节完全消退,其余结节在7个月时也有所缩小。
▲图源“Nature Medicin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非小细胞肺癌迎来强援!Lifileucel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客观缓解率高达64.3%,一例患者持续缓解超2年
在2024年SITC大会上,报道了“Lifileucel联合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对未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最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5.6个月。
结果显示:EGFR突变后接受TKI治疗的亚组(n=8),客观缓解率(ORR)为12.5%。而EGFR-wt亚组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64.3%(35.1%–87.2%)。其中,11名EGFR-wtPD-L1阴性患者中,有6例(54.5%)出现缓解。
▲图源“Cancer Discov”,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癌症探索》杂志还报道了一个经典案例:一位41岁的IV期粘液性肺腺癌男性患者,携带KRASG12D突变,TMB为3.3mut/Mb,PD-L1表达为0%。TIL细胞治疗前,CT显示反应持续时间仅1.1+个月;经LifileucelTIL治疗6周后,反应持续时间延长至26.2+个月,且随时间推移反应逐渐加深,最终在TIL输注12周后,部分缓解(PR)率高达81%(详见下图)。
▼该患者接受TIL治疗前、治疗后6周的CT扫描对比
▲图源“Cancer Discov”,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我国TILs疗法是在美国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的基础上,经过特殊改良,以增加TIL细胞的自我扩增能力,克服肿瘤微环境。近年来,我国多款新型TILs疗法相继问世,尤其是本次登上2024年ASCO大会的两款TILs疗法,不仅疗效惊艳,而且其中一款更是无需清淋、也无需联合IL-2治疗,其安全性大大提升、性价比更高!
好消息是,目前我国多款TILs疗法已正式获批开展临床研究,主要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胆管癌、食道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多款实体瘤。想咨询肿瘤组织储存,或想寻求TIL疗法帮助的患者,可咨询医学部!
参考资料
[1]Zhang Y,et al.A phase I study of adoptive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 BST02)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iver cancer[J]. 2025.
https://ascopubs.org/doi/10.1200/JCO.2025.43.16_suppl.e16198
[2]Lowery F J,et al.Neoantigen-specific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a phase 2 trial[J]. Nature Medicine, 2025: 1-1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5-03627-5
[3]Schoenfeld A J,et al.Lifileucel, an autologous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sistant to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J]. Cancer discovery, 2024, 14(8): 1389-1402.
https://aacrjournals.org/cancerdiscovery/article/14/8/1389/746508/Lifileucel-an-Autologous-Tumor-Infiltrating?searchresult=1
[4]Guo J,et al.Eradicating tumor in a recurrent cervical cancer patient with autologous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and a modified lymphodepleting regimen[J].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2022, 10(2): e003887.
https://jitc.bmj.com/content/10/2/e003887
[5]Andersen R,et al.Long-lasting complete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linkstatic melanoma after adoptive cell therapy with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and an attenuated IL2 regimen[J].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16, 22(15): 3734-3745.
https://aacrjournals.org/clincancerres/article/22/15/3734/79342/Long-Lasting-Complete-Responses-in-Patients-with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相关推荐

2025 ESMO重磅!电场疗法联合化疗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中国自己的CDK4/6抑制剂泰瑞西利获批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乳腺癌疫苗临床试验大获成功!75%患者成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抗癌月报(6月)|上市新药,CAR-T,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2025上半年,中国、美国新上市抗癌药大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肺癌治疗大进展!新抗原疫苗联合化疗+抗P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