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查看无癌家园网

咨询电话:400-626-9916

无癌家园

400-626-9916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文章

黑暗中的光:TIL 疗法--肿瘤里"养"出抗癌大军让肿瘤快速消退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5-07-25 15:26:12

  TIL细胞疗法---肿瘤里"养"出抗癌大军让肿瘤快速消退

  61岁的M女士曾以为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2020年确诊罕见的葡萄膜黑色素瘤后,放疗让她头痛欲裂、眼睛畏光,2022年切除眼球后,癌细胞还是转移到了肝和肺。两项免疫治疗试验接连失败,肿瘤像脱缰的野马不断进展——直到2024年1月,一袋从她肺肿瘤中提取、在实验室培养了4个月的免疫细胞,被缓缓输回体内。如今,复查显示她的肿瘤已停止生长,这个曾被恐惧笼罩的老人,终于敢期待“重生”的可能。

  这袋改写命运的细胞,来自FDA在2024年2月刚批准的TIL疗法(lifileucel)。对于各类癌症患者,TIL正成为一道全新的生机。

  从全身转移到重获新生!新型免疫疗法让肿瘤停长,逆转"死刑"结局

  2020年12月,M女士的视力突然出了问题。专科医生在她左眼虹膜上发现一个突出的肿块,确诊结果让全家如遭雷击——葡萄膜黑色素瘤,一种她从未听过的罕见眼癌。美国癌症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仅有约3400人被诊断出眼癌,她成了这万分之一的不幸者。

  为了扼住肿瘤的势头,M女士立刻接受了放疗(斑块疗法),但剧烈的头痛、眼痛和光敏感让她苦不堪言,只能在漆黑的办公室里工作。2022年,她狠下心摘除左眼,换上假眼,以为能和癌症彻底了断。

  可命运再次捉弄她:术后不久,检查显示癌细胞已扩散到肝和肺。“感觉天塌了,”M女士说,“摘了眼睛都没挡住它,还有什么办法?”

  走投无路的M女士转诊到美国顶尖的莫菲特癌症中心,先后加入两项免疫疗法临床试验。但现实残酷:两项试验都没能控制住肿瘤,癌细胞仍在疯狂生长。

  “每次复查都像在等判决,”M女士的家人回忆,“医生说常规治疗已经没辙了,我们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还有任何可能吗?’”

  2023年夏天,医生带来了一个新选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临床试验。这种疗法的原理听起来像科幻电影:从她的肺肿瘤中,提取那些已经“潜入”肿瘤的天然T细胞(相当于人体自带的“抗癌战士”),在实验室里培养成数十亿个“超级军团”,再回输到她体内,精准追杀癌细胞。

  “这不是空想,”医生解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在80年代就开始研究TIL,莫菲特2009年就开始用它治疗黑色素瘤,数据显示对其他治疗无效的晚期患者,38%用TIL后肿瘤会缩小。”

  M女士没有犹豫:“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都要试!”

  2023年秋天,医生从M女士的肺肿瘤中切除部分组织,从中分离出少量T细胞。这些细胞在实验室里被特殊蛋白“喂养”,经历4个月的培养,从寥寥无几扩增到数十亿个——装在三袋透明略带粉红色的液体里,每一滴都藏着“抗癌精锐”。

  接受TIL细胞疗法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

  2024年1月12日,护士推着细胞袋走进病房,笑着说:“表演时间到了!”三袋细胞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缓缓输入M女士体内,曾经从她肿瘤里“走”出去的细胞,带着使命回家了——寻找并摧毁那些逃过多次治疗的癌细胞。

  回输5天后,M女士顺利出院。一个月后的复查,医生拿着扫描报告笑着告诉她:“没有新的肿瘤生长!”

  那一刻,M女士泪水夺眶而出。虽然现在说“治愈”还太早,但对一个被癌症逼到绝境的人来说,“肿瘤停步”已是天大的胜利。

  2024年新年,她把细胞回输日当成了“新生日”。

  “我知道这条路还长,但至少现在,我敢想‘未来’了。”M女士说。

  TIL细胞疗法治疗后的黑色素瘤患者

  TIL疗法已获FDA批准,更多患者将获救

  2024年2月,就在M女士看到希望的同时,FDA正式批准了TIL疗法(lifileucel)用于晚期黑色素瘤。这意味着,像M女士这样的患者,不用再等临床试验,就能用上这种“从自身肿瘤里找救星”的疗法。

  莫菲特癌症中心的医生说:“38%的反应率不是终点,我们正在优化技术,让更多患者受益。”

  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这款备受全球瞩目的Lifileucel疗法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中的五年随访数据正式公布,引起巨大轰动,值得一提的是,这项5年分析是lifileucel以及ICI耐药黑色素瘤二线治疗药物中最长的前瞻性随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高达36.5个月,这表明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肿瘤缓解状态能够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在完成5年评估的患者中,有31.3%(n=15/48)的缓解者依然持续保持着缓解状态,这无疑为患者的长期生存奠定了坚实基础。

  TIL细胞疗法治疗黑色素瘤的数据

  从总生存期来看,中位OS为13.9个月,五年总生存率达到了19.7%。对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尤其是那些已经接受过多种治疗方案后病情仍然进展的患者来说,这样的生存数据无疑是巨大的鼓舞。每5名患者中,就有近1名患者能够成功跨越五年生存大关,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

  研究主要作者TheresaMedina博士难掩激动地表示:“对于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续选择有限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一次性lifileucel疗法带来了持久且深化的疗效。约20%的患者在5年生存率达到正常水平,这为这类预后不佳的患者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存希望。”

  好消息!实体瘤"克星"TIL疗法已登陆中国,国内患者可申请

  TILs疗法已经在黑色素瘤人群中进行临床研究15-20年,取得了卓越的临床数据,经过长达8年以上的长期随访,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近表明,如果患者获得CR(完全缓解),这是一种极其持久的反应,而且很有可能治愈其转移性黑色素瘤,很多最初接受治疗患者仍处于缓解状态。此外,这款新型的免疫疗法在国际各大肿瘤学会议上公布的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胆管癌、黑色素瘤、头颈部肿瘤等实体肿瘤临床试验数据璀璨夺目,振奋人心!

  宫颈癌:最新的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ORR)44%,完全缓解率(CR)11%,疾病控制率(DCR)高达85%。

  肺癌:最新的临床数据(2020AACR)显示,TIL疗法对于晚期肺癌可达到25%的总缓解率。

  肉瘤:首次公布的截止到2020年6月1日的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ORR)达到33.3%。

  卵巢癌:初步数据显示,结果显示,疾病控制率100%。一名患者获得了部分缓解,其他五名患者经历了长达12个月的疾病稳定期。

  头颈癌:客观缓解率44.4%,87.5的患者肿瘤缩小。

  乳腺癌:一半患者的肿瘤缩小达到客观缓解,包括1名完全缓解(现在持续超过5.5年!)

  需要告诉国内病友的好消息是,近两年,中国的研究人员也研发出多种新型TIL疗法,救命新疗法不再遥不可及!

  据医学部了解,国内的TILs疗法是在美国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基础上经过改良,提升其克服肿瘤微环境和增加自我扩增的能力,在前期的概念验证临床研究中已取得了非常积极的疗效和安全性验证,目前已获得批准正式开展人体临床试验,包括以下实体肿瘤类型:肺癌,,宫颈癌,头颈部肿瘤、黑色素瘤、胆道肿瘤等实体肿瘤。如果临床实验评估失败,想寻求TILs及其他国内外新抗癌治疗帮助,且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先将病历提交至网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

  随着更多治疗方案的发展,晚期肿瘤患者将迎来更多治疗选择和希望,我们期待人类攻克癌症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相关推荐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乳腺癌药物】新一代靶向药GM1注射液终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刚刚!国研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新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拜耳HER2肺癌新药中国申报上市!202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75%病情受控!针对肺癌的"私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ROS1药物】新一代靶向药他雷替尼终于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从转移灶遍布到5.5年未复发!TIL+派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