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查看无癌家园网

咨询电话:400-626-9916

无癌家园

400-626-9916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文章

25年、18年、13年!七大免疫细胞疗法用硬核数据,刷新肺癌、乳腺癌、血癌等长生存记录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5-07-25 10:43:35

  25年、18年、13年!七大免疫细胞治疗硬核数据,刷新肺癌、乳腺癌、血癌等长生存记录

  许多患者在经历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后,身体已极度虚弱,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却仍无法遏制癌细胞的肆虐。而肿瘤免疫疗法(包括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癌症疫苗等)的出现,如同一道曙光,为癌症患者的生存之路带来了希望。

  这些创新疗法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震撼人心的生命力。全球首例接受CAR-T治疗的5岁白血病患儿艾米莉,至今已实现无癌生存13年;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英国癌症研究杂志》也曾报道过振奋案例:一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后接受免疫细胞疗法ATL联合化疗后,获得了25年的长期生存。这些真实发生的生命逆袭,不仅是医学创新的鲜活见证,更向世界宣告:人类与癌症的博弈,正迈入精准治疗的新时代!

  αβT细胞+NK细胞联合化疗,助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创下25年生存奇迹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实体癌之一,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10年生存率较高。尤其随着术前术后化疗及激素治疗的显著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接受激素疗法或化疗的术后患者生存率在实体癌中已名列前茅。然而,受复发或转移影响,4期乳腺癌的10年生存率仍仅为16%。而近年肿瘤免疫疗法的相继问世,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英国癌症研究杂志》报道的这个案例,是一位46岁女性,1996年因右乳腺可疑性肿块接受根治术及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诊断为3A期乳腺癌(T3aN2M0),免疫组化显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术后8年间,她先后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化疗联合局部放疗等方案,但因无法耐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副作用,且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严重淋巴细胞耗竭,最终入组接受αβT细胞+NK细胞联合治疗。

  结果显示:入组时胸部CT显示其右侧胸腔存在积液(详见下图2A),胸腔积液中检出乳腺癌细胞,确诊为4期转移性乳腺癌,并已播散至右侧胸腔。在经过2个疗程大剂量注射αβT细胞+3次静脉注射活化的NK细胞+间歇性注射αβT细胞并联合化疗治疗1年后,胸部CT证实恶性胸腔积液完全消失(详见下图2B)。

  细胞治疗乳腺癌胸腔积液的效果

  ▲图源“BJC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此外,患者从严重淋巴细胞耗竭中康复,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ECOG体能状态(PS)评分降至0分,日常活动能力恢复至病前水平。更重要的是,治疗期间其CD4/CD8比例基本稳定,提示免疫功能得到有效维持(图1b)。

  细胞治疗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图源“BJC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此后10年,患者每3-6个月间歇性接受αβT细胞疗法,并联合曲妥珠单抗、阿那曲唑化疗,至2014年(术后第18年)累计完成34次治疗。截至2021年,该患者在初次手术后已存活25年,且健康状况良好,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据悉,这是目前文献报道中,接受活化T淋巴细胞(ATL)免疫细胞疗法联合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生存期最长的案例。

  不止手术放化疗!肿瘤免疫疗法唤醒体内抗癌"军团",铸就第四大核心抗癌利器

  人体本身就拥有一支天生的“抗癌军队”——免疫系统。但癌细胞极具“狡猾性”,它们会通过伪装自身或干扰免疫系统功能,使其“失灵”,从而逃避攻击。

  肿瘤免疫疗法[包括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CAR-T、TCR-T、TIL、NK、CAR-NK细胞疗法等)、癌症疫苗(如DC疫苗、mRNA疫苗、古巴肺癌疫苗等)]的革命性突破正在于此:它不直接杀灭癌细胞,而是通过各种精妙策略,重新唤醒、武装并壮大人体自身的免疫“军团”,让免疫系统能够精准识别、锁定并摧毁癌细胞。这一特性使免疫疗法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核心抗癌手段,推动癌症治疗逐步迈入精准治疗时代。

  ▼不同过继性细胞疗法的对比分析

  不同过继性细胞疗法的对比分析

  01、CAR-T疗法首战告捷:从病危到13年无癌,白血病女孩的重生之路震撼世界

  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通过对患者自身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为其配备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AR),使其能精准识别并攻击癌细胞。与放化疗等传统治疗不同,这种疗法真正调动免疫系统的力量,让自身免疫细胞成为靶向抗癌的“利器”。

  CAR-T疗法的临床传奇,因“抗癌小战士”艾米莉・怀特海德(EmilyWhitehead)而广为人知,也由此打响了免疫细胞治疗癌症的“第一枪”。2010年,年仅5岁的艾米莉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经过两年间歇性化疗后病情仍持续进展,癌细胞急剧扩散导致她错失骨髓移植机会,临床已无合适治疗方案。转机出现在费城儿童医院(CHOP)刚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启动CAR-T疗法临床试验之际,但当时该疗法尚未在儿童中尝试,艾米莉成为了全球首位接受CAR-T治疗的白血病患儿。

  但治疗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4月初,制备完成的CAR-T细胞回输体内后,她却突发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体温飙升至105°F,血压骤降至53/29,伴随呼吸困难与身体肿胀,生命岌岌可危。关键时刻,医生发现其体内白细胞介素-6(IL-6)异常升高,果断启用托珠单抗治疗。奇迹随即发生:用药后病情迅速缓解,治疗23天后癌细胞完全消失,实现“临床治愈”。

  ▼艾米莉正在治疗中

  白血病女孩艾米莉接受CAR-T治疗

  ▲图源“CBS New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就在2025年5月12日,艾米莉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喜讯:“昨天是癌症康复13周年纪念日,今天又迎来了20岁生日!”如今,她已创下CAR-T疗法无癌生存13年的长生存纪录,成为这一疗法临床价值的鲜活见证。

  ▼艾米莉往年打卡照

  CAR-T治疗后长达的白血病女孩艾米莉

  ▲图源“Instagram”,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全球13款血液肿瘤CAR-T产品相继获批

  有了艾米莉成功的抗癌经历后,好消息接踵而至:自2017年美国FDA批准首款用于治疗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CAR-T疗法后,同年10月又批准其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3款CAR-T产品相继获批,为既往难治或复发的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重生希望。

  CAR-T治疗实体瘤最长记录诞生:无癌生存18年

  近年来研究人员更将探索目光投向实体瘤领域,并在胃癌、肝癌、脑瘤等多个实体瘤类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年《NatureMedicine》发表的一项I期临床研究(NCT00085930)便印证了这一突破:一位存在骨转移的患儿,在接受GD2靶向CAR-T细胞治疗后,迅速达到完全缓解,且未接受其他抗癌治疗的情况下,实现了超18年的无癌生存。这一案例首次证实CAR-T疗法可在实体瘤中诱导超长期持续缓解,也是目前全球CAR-T领域持续时间最长的实体瘤完全缓解病例,为实体瘤治疗树立了重要里程碑!

  02、TCR-T联合DC细胞疫苗,助转移性宫颈癌患者无癌生存超9年

  TCR-T细胞疗法即T细胞受体修饰的T细胞疗法,与传统抗癌手段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一是能精准靶向患者特异性肿瘤抗原,在有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部分实体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二是可激发持久免疫反应,经修饰的T细胞能在体内长期存活并持续发挥作用;三是能攻克部分对常规治疗耐药的肿瘤。

  全球著名期刊《自然通讯》曾报道过一则震撼案例:一位2011年确诊为HPV阳性转移性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在接受根治性切除术、辅助化放疗等标准治疗后均宣告失败,病情持续进展并出现右侧骶髂关节转移,临床已无其他有效治疗方案。幸运的是,后续检查发现其体内存在肿瘤抗原特异性TCR(10F04),因此获得入组MASCT(多抗原刺激细胞疗法)的机会——这是一种将自体T细胞与树突状细胞(DC)结合的免疫治疗方案。

  该患者自2014年起接受MASCT治疗,治疗期间展现出强烈免疫反应。经多次治疗后,ECT(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复查显示,转移性骨肿瘤得到有效抑制,截至报道时,患者已实现超9年的无瘤生存!

  ▼该患者在MASCT治疗前后的ECT图像对比

  细胞治疗宫颈癌的效果

  ▲图源“nature communication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3、TIL细胞疗法联合IL-2治疗,助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完全缓解超7年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TIL)通过DNA测序技术,从患者自身肿瘤活检组织中采集肿瘤细胞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经体外扩增培养后,将制备好的TIL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发挥作用。

  《美国癌症研究杂志》曾报道过一则令人振奋的长生存案例:一位16岁的BRAF突变皮肤黑色素瘤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巨大病灶(直径总和达103mm)、纵隔转移及脑转移,且对三种常规疗法均耐药,陷入治疗绝境。

  然而,在接受TIL联合IL-2治疗后,仅6周疾病负担便显著减轻,3个月实现部分缓解,60个月达成影像学完全缓解(CR,详见下图)。截至数据统计时,该患者已持续完全缓解超7年(85个月),期间无需任何后续抗癌治疗,用生命奇迹印证了TIL疗法的强大潜力!

  细胞治疗黑色素瘤的效果

  ▲图源“Am J Cancer Re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4、DC-CIK联合短程化疗,助小细胞肺癌患者长生存13年

  小细胞肺癌虽发病率较低,但预后极差。其中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约占所有病例的70%,这类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仅8-13个月,5年总生存率更是低至1%-5%。

  2024年6月,《Frontiers in Oncology》杂志报告了一则突破性病例: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吸烟指数达400,因反复炎性咳嗽就诊,被确诊为右肺小细胞肺癌,且伴随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初始接受放疗后,早期疗效显著,但随着病程进展,原发病灶出现增长,遂启动CI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细胞治疗。

  治疗4个月后,CIK联合化疗的方案显现显著效果:肺部CT显示原发性肺病灶明显缩小(详见下图B);治疗结束后,病灶无显著进展(详见下图C),且在后续长期随访中持续稳定。截至2024年,该患者已与这一侵袭性疾病共存13年,最新的肺部影像学检查及肿瘤评估指标均提示病情稳定,原发灶与转移灶均未出现进展。

  ▼该患者治疗前后肺部CT对比

  细胞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图源“frontier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上述提到的免疫细胞疗法、癌症疫苗等肿瘤免疫治疗手段,虽作用方式各异,但核心目标高度一致:通过唤醒和调动患者体内的“抗癌军团”——自身免疫细胞,让其更强大、更精准地歼灭癌细胞。与传统治疗相比,这类疗法对正常细胞组织损伤更小,彻底颠覆了癌症治疗的传统逻辑。如今,癌症已不再是不可战胜的绝症,而是一场可通过精准干预掌控的“基因战争”,正助力越来越多患者赢得更长久、更高质量的健康人生!

  不过需要特别提醒病友:癌症是极为复杂的疾病,单一治疗手段往往难以实现理想效果,临床通常建议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患者应依托权威医院与专家的正规诊疗,在完成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后,结合自身经济状况,辅以免疫治疗等技术进行综合干预,从而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提升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若患者希望寻求CAR-T、TILs、TCR-T、CAR-NK细胞疗法、DC疫苗等国内外抗癌新技术的帮助,可将治疗经历、出院小结、近期病理报告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由专业团队进行病情评估或申请国内外抗癌专家会诊。

  参考资料

  [1]Shindo G,et.al.Long-term, 25-year Survival Following Surgery and Immune Cell Therapy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r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

  https://britishjournalofcancerresearch.com/long-term-25-year-survival-following-surgery-and-immune-cell-therapy-combined-with-chemotherapy-for-her2-positive-metastatic-breast-cancer

  [2]Pillai M,et.al.Clinical feasibility and treatment outcomes with nonselected autologous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utaneous melanoma. Am J Cancer Res. 2022 Aug 15;12(8):3967-3984.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9441996/

  [3]Long J,et al.HLA-class II restricted TCR targeting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8 E7 induces solid tumor remission in mice[J].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4, 15(1): 1-1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6558-4

  [4]Long J,et al.HLA-class II restricted TCR targeting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8 E7 induces solid tumor remission in mice[J].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4, 15(1): 1-1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6558-4

  [5]Liu T,et al.Long-term, 13-year survival after immune cell therapy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r 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a case report[J]. Frontiers in Oncology, 2024, 14: 1389725.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oncology/articles/10.3389/fonc.2024.1389725/full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相关推荐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乳腺癌药物】新一代靶向药GM1注射液终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刚刚!国研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新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拜耳HER2肺癌新药中国申报上市!202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75%病情受控!针对肺癌的"私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ROS1药物】新一代靶向药他雷替尼终于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从转移灶遍布到5.5年未复发!TIL+派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