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查看无癌家园网

咨询电话:400-626-9916

无癌家园

400-626-9916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文章

《Nature》:肠道里的抗癌"奇兵"!从粪便样本里"淘"出的抗癌细菌竟让免疫疗法疗效翻倍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5-07-23 14:19:29

  《Nature》:肠道菌群移植,从粪便样本里"淘"出的抗癌细菌竟让免疫疗法疗效翻倍

  免疫疗法的出现,曾让无数晚期癌症患者看到 “长期生存” 的曙光。但现实是,仅约 20%-30% 的患者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产生响应 —— 同样的药,有人肿瘤显著缩小,有人却收效甚微。如今,科学家从肠道里找到了突破口:一种名为穆氏人肠微菌(Hominenteromicrobium mulieris) 的细菌,能让免疫疗法在小鼠体内的疗效大幅提升。

  免疫疗法的"瓶颈":为何有人有效,有人无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就像 “免疫解锁器”,能解除癌细胞对 T 细胞(人体的 “抗癌战士”)的抑制,让免疫系统重新攻击肿瘤。但这种疗法的 “个性” 极强:在黑色素瘤、肺癌等癌种中,部分患者能实现 “临床治愈”,但更多人却始终无法获益。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原因,直到 “肠道菌群” 进入视野 ——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里的细菌可能是影响免疫疗法效果的 “隐形开关”。2025 年 7 月 14 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终于锁定了其中的 “关键选手”:穆氏人肠微菌。

  自然杂志报道到肠道菌群移植

  从粪便样本里"淘"出的抗癌细菌

  这项研究的主角,是东京国立癌症中心的免疫学家西川弘义团队。他们从 50 名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癌症患者身上,收集了一个特殊的样本 —— 粪便。

  研究团队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将 “对免疫疗法响应好” 的患者粪便,移植到患有肿瘤的小鼠体内;同时,将 “对疗法无响应” 的患者粪便,移植到另一组小鼠体内。结果惊人:前一组小鼠的肿瘤缩小速度明显更快,存活时间也更长。

  “这说明,粪便里一定藏着影响疗效的‘关键因子’。” 西川弘义说。但找到它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作为免疫学家,他和团队花了一年半时间,从成百上千种肠道细菌中反复筛选、验证,才最终锁定了穆氏人肠微菌 —— 正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细菌,在其中起到了 “决定性作用”。

  肠道菌群是如何让免疫疗法"升级"的

  穆氏人肠微菌的 “抗癌逻辑”,其实是给免疫系统 “搭了座桥”。

  在小鼠体内,这种细菌会主动 “唤醒” 一种叫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细胞 —— 它们相当于免疫系统的 “指挥官”,能精准识别癌细胞的 “特征”。被激活的树突状细胞会通过血液赶到肿瘤处,“训练” T 细胞(“抗癌战士”)识别癌细胞,让 T 细胞的攻击更精准、更猛烈。

  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恰好是解除 T 细胞的 “抑制枷锁”。两者一结合,相当于 “指挥官” 精准导航,“战士” 全力冲锋,抗癌效果自然事半功倍。研究显示,补充穆氏人肠微菌后,小鼠对免疫疗法的响应率显著提升,部分小鼠的肿瘤甚至完全消失。

  更让人兴奋的是,穆氏人肠微菌的 “战斗力” 远超此前发现的其他肠道细菌。研究团队对比了已知的、能增强免疫疗法的微生物,发现穆氏人肠微菌的效果更显著、更稳定。

  目前,西川弘义团队已与生物技术公司合作,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启动人体临床试验。“我们需要先验证它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再看是否能重复小鼠实验中的疗效。” 他说。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的微生物学专家梅塞尔评价:“这可能是肠道菌群抗癌研究的重要一步。未来,或许可以将多种‘抗癌细菌’组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让更多患者受益。”

  对于正在接受免疫疗法,或即将尝试的患者来说,这项研究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疗法,更是一种 “精准抗癌” 的新思路 —— 未来,通过检测肠道菌群,医生或许能提前预判免疫疗法的效果,甚至通过补充特定细菌,为患者 “定制” 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如何检测和调节肠道菌群

  研究人员发现,每个人体内的菌群数量,种类都是完全不同的。而正常人体内的肠道菌群和癌症患者体内的菌群更是天壤之别。

  肠道菌群检测是精准检测之—,基于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16SrDNA)精确反应人体肠道菌群种类、数量、结构,识别疾病风险及健康水平。通过肠道菌群检测的检测可以有效评估大部分的慢病风险和进展,甚至可提前对部分疾病进行预警。同时可以针对癌症患者人群,精确反映肠道菌群结构以及菌群平衡情况,个性化定制养菌、种菌的解决方案,平衡免疫系统,达到改善过敏及自体免疫、提升免疫细胞灭癌能力、防癌抗癌等功能。

  申请流程

  1.按要求提交检测样本;

  2.我们送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检测结果:如发现异常,医学部协助患者对接肿瘤免疫权威专家制定调节方案。

  肠道菌群检测对肿瘤患者及亚健康人群的重大意义

  1.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肠菌检测可预测并调节炎症性肠病,主要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肠易激综合征、慢性便秘、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难治性腹泻等;

  2.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肠菌检测可预测并调节帕金森、阿尔兹海默、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癫 痫等;

  3.代谢免疫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肠菌检测可预测并调节二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类风 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

  4、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肿瘤预防,放化疗过程中,肠菌检测及调节可增强疗效和 降低副作用,联合PD-1(读PD-one)免疫抑制剂治疗增效等;最新的研究 结果显示,肠道菌群还可通过新陈代谢、免疫调节、易位、酶促降解、生 态变异和影响大脑调节心情等几种关键机制影响癌症药物的治疗效率。

  5、在重症感染、肝性脑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免疫治疗、乳糖不耐受等肠道内外相关性疾病肠菌检测及调节也有一定的疗效。

  肠道菌群检测的内容和意义

  菌群构成、菌群平衡性、菌群丰度、有益菌、有害菌指数,以及差异化、常见益生菌占比、营养代谢水平、疾病风险评估及个性化饮食推荐。

  肠道菌群评分

  如何定制个性化益生菌

  01、肠道菌群健康评估

  肠道存在问题人群、亚健康人群在进行干预前首先要对自身的肠道菌群进行健康评估,以便清楚了解肠道菌群健康状况,肠道菌群到底缺少哪些有益菌、存在哪些有害菌,为后续制定精准干预方案以及评估疗效提供重要依据。

  02、清肠

  肠道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包含了各种酶,细胞因子,免疫因子、矿物质、营养元素、膳食纤维以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如同种子和土壤的关系——土壤不好,再好的种子也很难生根发芽一样,肠道不干净,益生菌也很难起作用。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把原来不好的土壤环境净化。

  03、调肠

  清肠过后,基本清除了肠道内的不健康物质,我们还需要对肠道“土壤”进行调理,重新培育健康营养的肠道土壤环境。此阶段需要服用7天的益生元粉。

  04、补肠

  补肠阶段需服用7天的个性化订制益生菌,进行符合个体自身需求的有益菌补充和定殖。

  05、持续的饮食作息调理

  依据、提供的生活饮食指导建议,帮助您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长效改善您包括肠道在内的身体健康状况。

  个体化定制益生菌有哪些优势

  检|检测先行,量身定制。

  采取16SrD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微生物组,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精确度的微生物数据。

  补|精准补充,平衡菌群。

  基于检测结果对肠道微生物组数据的分析报告,对需要补充的益生菌种类进行精准的个性化益生菌定制。

  定|直达肠道,定植率高。

  “量身定制”的益生菌菌株直达肠道,定植率高。通过肠溶胶囊方式在肠道内崩解,规避了胃酸杀死有益菌的风险,实施益生菌的精准化补充。

  追|健康追踪,全程护航。

  服用个性化益生菌一周后,系统评估肠道菌群改善状况,对益生菌的补充进行指导并持续跟踪健康情况。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相关推荐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KRAS药物】新一代靶向药JAB-21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BNCT凭71%缓解率,让半数患者突破2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生命续航17个月!CAR-T联合疗法让晚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别等了!2025下半年多款"救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ADC药物】新一代靶向药SYS6040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结直肠癌转移也有救!国产CEA CAR-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