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周清零复发肿瘤!国产TIL引爆2025 SITC大会,点亮脑瘤、肺癌、肠癌、宫颈癌等生存曙光
4周清零复发肿瘤!国产TIL细胞疗法引爆2025 SITC大会,点亮脑瘤、肺癌、肠癌、宫颈癌等生存曙光
胶质母细胞瘤(GB)是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脑癌亚型,具有复发迅速的显著特点。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手段,但复发性GB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仅为6~10个月,在脑肿瘤治疗史上,“完全缓解”曾是近乎奢侈的存在。
而2025年11月7-9日举办的第40届癌症免疫治疗学会(SITC)年会上,却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专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国际顶级盛会之一,此次会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君赛生物联合公布的病例数据,为脑肿瘤治疗带来震撼突破:一位Ⅳ级脑胶质瘤(GBM)患者接受国产GC101 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治疗后,仅4周病灶便实现清零,截至2025年6月已持续缓解超1.4年。这不仅是单个病例的生命奇迹,更用鲜活的临床数据验证了TIL疗法的持久疗效,为无数身处绝境的实体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与选择!

▲截图源自“SITC”
脑瘤"终极救星"!GC101 TIL疗法4周清除复发病灶,患者持续无瘤超1.4年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展的这项I期临床试验(NCT04943913),旨在评估GC101 TIL疗法在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GB)患者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2025 SITC年会上报道的这个案例,是一位56岁男性患者,确诊为左侧额叶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WHO4级,EGFR扩增)——该亚型是脑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治疗难度最大的类型之一。2023年1月5日,患者接受肿瘤切除术,术后初始采用Stupp方案治疗,病情短暂稳定后复发。之后虽接受针对IL-13Rα2和B7-H3两种不同抗原的CAR-T细胞治疗,仍未能阻止肿瘤持续恶化,患者与家属陷入绝望。

▲截图源自“BMJ”
2023年末,转机出现:患者顺利入组GC101临床试验,接受TIL细胞回输治疗。研究人员从其2023年1月初始手术切除标本中,制备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其中T细胞占比99.92%,且以CD8⁺T细胞为主(97.85%)。经预处理后,患者于2023年12月12日完成TIL输注。
结果显示:2023年12月基线MRI显示,复发病灶最大直径达2.8cm;输注TIL细胞后4周(2024年1月8日)首次影像评估,肿瘤即完全清除,疗效判定为完全缓解(CR)。截至2025年6月,患者持续完全缓解已超1.4年,无新发病灶。如今该患者早已摆脱病床束缚,重获新生并回归正常生活。

▲图源“JUNCEL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经典案例关键启示:早期存储TIL细胞,点燃脑瘤"冷肿瘤",关键一步定生机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TIL)疗法是从癌症患者自身的肿瘤病灶中,找到“抗癌突破口”的一款新型T细胞免疫疗法,又被喻为“实体瘤利器”。上述典型病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结果的罕见,更在于传递了两层关键信号:
①“冷肿瘤”成功被激活:尽管胶质母细胞瘤属于“冷肿瘤”,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可在体外有效扩增,且具备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最终实现颅内病灶完全缓解,打破了此类肿瘤的免疫治疗困境。
②“尽早存储TIL细胞”的核心价值:从2023年1月早期手术组织中提取的TILs,成功缓解了同年11月入组时的复发性肿瘤,凸显了“早期组织取样,复发后回输TIL”策略对复发性GB患者的重要意义。
但小编继续提醒广大癌友,由于TIL细胞数量,会随患者的肿瘤进展而逐渐降低;且术后一旦接受辅助性放化疗,则可能会影响体内免疫细胞及正常细胞。一项“应用TIL细胞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显示,在CD4+及CD8+细胞数量,在肿瘤末期的TILs细胞中显著降低(详见下图)。

因而,建议患者在肿瘤新诊断,且尚未接受放化疗等其他治疗前,储存TIL细胞为宜,一般来说,越早储存越好,以达到预期的抗癌效果。
想了解更多TIL细胞储存更多信息的患者,可将近期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经历等提交至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
"抗癌全能手"GC101 TIL疗法横扫多种晚期实体瘤,ORR超35%,肺癌24周持续缩小
GC101除用于脑瘤治疗外,在多种晚期实体瘤的临床研究中已展现亮眼疗效:客观缓解率(ORR)超35%,其中4例患者实现完全缓解(CR),最长无瘤生存已超3年。
值得关注的是,其中1例合并淋巴结、胸膜及骨转移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放疗+靶向治疗失败后入组,接受了GC101 TIL细胞回输治疗。影像学评估显示,回输后6周靶病灶缩小36%,12周达到部分缓解(PR);至24周时,患者未接受其他治疗,肿瘤仍持续缩小。下图显示了该患者在接受TIL回输前,以及TIL治疗6周、12周、18周、24周的CT影像对比。

▲图源“JUNCEL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TIL细胞疗法让KRAS突变结直肠癌患者绝境翻盘,40天实现转移灶全清零
《费城问询报》(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报道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案例:一位转移性结肠癌患者接受TIL细胞治疗后,肺部7个转移性病灶均实现消退!
该患者47岁时出现疲倦、尿频、血便等症状,确诊为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尽管接受了初始手术治疗,癌症仍扩散至膀胱、淋巴结并转移至肺部,后续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最终入组TIL细胞治疗。治疗期间,医生先从患者肺部病灶切除组织中,提取并筛选出可特异性识别突变KRASG12D的CD8+T细胞(这类细胞能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经扩增培养获得1480亿免疫细胞后,通过静脉输注回输患者体内,后续辅以IL-2(白细胞介素-2)治疗,以支持免疫细胞生长与激活。
疗效结果十分显著:治疗40天后首次随访,CT显示患者肺部7个转移病灶均已消退;其中6个病灶在治疗后9个月仍维持完全消退或持续消退状态(详见下图)。患者先获得9个月部分缓解(依据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仅病灶3未完全消退,随后接受胸腔镜(VATS)切除术切除该进展病灶及病灶2,术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呈阴性。目前,病灶切除已4个月,患者临床无疾病迹象。从确诊时担忧活不过50岁,到如今顺利度过50岁生日,她正期待未来陪伴家人的更多时光!

▲图源“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TIL联合同步放化疗让75%宫颈癌患者实现肿瘤完全消退,中位总生存超2年
《临床研究杂志》发表的Ⅰ期临床研究(NCT04443296)中,TIL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成果格外亮眼,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该研究共纳入27例III-IV期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56岁(42-70岁),其中24例为鳞状细胞癌(SCC),3例为腺癌(AC)。
结果显示:全部入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长达2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更是达到25个月。截至2022年3月1日末次随访,12例接受TIL输注的患者中,75%(9例)实现1个及以上肿瘤完全消退,疾病控制时间持续9-22个月。其中5例患者(编号2、4、22、23、26)在同步放化疗联合TIL输注3个月后,肿瘤完全消失,达到完全缓解(CR);另有5例患者(编号10、11、18、19、25)治疗3个月时肿瘤缩小超30%,达到部分缓解(PR)。

▲图源“J Clin Inves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2024年2月,全球首款TIL细胞药物(Lifileucel)震撼上市,正式开启了TIL新型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新篇章。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君赛生物团队合作,应用TIL细胞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GB)的成功案例,更让我们见证了自体免疫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中的亮眼表现。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紧跟国际前沿,研发出多款新型TIL疗法候选药物,前期临床研究已展现出积极疗效,目前已正式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覆盖肺癌、黑色素瘤、宫颈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胆道肿瘤等多种实体肿瘤,国内患者也终于迎来了免费入组临床试验的机会!若对现有治疗方案效果不佳,或想寻求TIL疗法及国内外其他治疗新技术帮助的癌症患者,可联系医学部,进行病情详细评估或申请国际会诊。
参考资料
[1]Chen Y, et al. 536 Phase 1 trial of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 therapy in recurrent glioblastoma: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using cells derived from primary surgical specimens[J]. 2025.
https://jitc.bmj.com/content/13/Suppl_2/A613
[2]Tran E, Robbins P F, Lu Y C, et al. T-cell transfer therapy targeting mutant KRAS in cancer[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 375(23): 2255-2262.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609279
[3]https://www.inquirer.com/philly/health/cancer/In-a-first-immune-therapy-tames-mutation-in-colon-and-pancreatic-cancers.html
[4]https://www.juncell.com/en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相关推荐
DC疫苗双线突围:生存期翻倍+54个月无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肝癌诊疗新纪元!清华长庚权威专家领衔,原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CAR-T疗法免费招募】RS001注射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ADC药物免费招募】新一代靶向药YL2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化疗如何少遭罪?首次临床证实复合益生菌助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ADC新药在华获突破性认定,胃癌1年生存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I5262J.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I3461D.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H94LK.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HKW34.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H619327.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H34H52.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H22IH.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G93O18.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