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硼中子治疗(BNCT)登场,用‘硼’和‘中子’点燃癌症治疗新希望
日本硼中子治疗(BNCT)登场,用‘硼’和‘中子’点燃癌症治疗新希望
如果告诉你,放疗只用做一次,就可能清除癌细胞,你会相信吗?
在日本,这句听起来像科幻的话,正在一家家医院变成现实。
这并非夸张,而是源自一种令人震撼的新型癌症治疗技术——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简称BNCT)。
日本硼中子治疗的构成示意图
BNCT不是简单的放疗升级,而是一场理念上的革命。它将物理学、核科学、药学和医学完美交织,通过“硼”和“中子”的巧妙配合,实现对癌细胞的“定点爆破”,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只杀死癌细胞,不伤害健康组织。
一、BNCT是什么
BNCT是可以让癌细胞“自爆”的高智商疗法。
BNCT并不是一种新发明,它的理论早在20世纪中叶就由美国学者提出,但真正让它走出实验室、进入临床治疗的,是日本科研团队在过去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BNCT的核心原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用“硼”锁定癌细胞,用“中子”引爆癌细胞。
BNCT治疗原理示意图
1. 靶向积聚
患者首先注射一种特殊的含硼药物(常见为BPA或BSH),这类药物具有“识别癌细胞”的能力——癌细胞因为代谢旺盛,会主动吸收硼药,而健康细胞几乎不吸收。
硼化药物
2. 中子触发
随后,医生利用加速器发射低能量中子,这些中子能穿透人体,并只与被硼-10吸附的癌细胞发生核反应,反应后释放出高能α粒子和锂核,射程仅几个微米——也就是说,这种“爆炸”只在癌细胞内部发生,对周围健康组织几乎无害。
硼中子治疗脑瘤示意图
换句话说,BNCT像“细胞级狙击手”,通过精准“打靶”实现肿瘤清除。
二、为什么日本会成为BNCT的世界中心
说到BNCT,日本无疑是世界领跑者,从早期的反应堆实验到如今的医院加速器,日本在BNCT的研究、设备、药物及临床转化方面,已形成完备体系。
1.技术成熟:从反应堆到加速器
早期BNCT依赖大型核反应堆,只能在研究所内进行,成本昂贵且难以用于临床,京都大学团队率先研发出加速器中子源(AB-BNCT),使得医院可直接安装BNCT治疗装置,这一突破让BNCT真正成为可普及的临床技术。
目前,日本共有六大BNCT中心已投入运行,包括:
●南东北BNCT研究中心(Southern Tohoku BNCT Center) —— 全球首家BNCT临床中心
●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东医院(NCCHE) —— 主导多项BNCT临床试验
●江户川医院 —— 率先用于乳腺癌复发病例
●关西BNCT共同医疗中心(大阪医科药科大学)
●北海道大学BNCT中心
●穗仁会脑神经中心 —— 聚焦脑肿瘤BNCT治疗
2.政策与医保加持
2020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住友重工BNCT系统及硼药Steboronine®正式上市,用于局部晚期或复发性头颈癌。更重要的是,2023年日本将该技术纳入医保,大幅降低患者自费比例——一次治疗费用从600万日元降至约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
这一政策推动,使BNCT从“高端研究”走向“全民可及”。
三、BNCT治疗针对哪些癌症
BNCT并不是“万能钥匙”,但它尤其擅长对付那些令传统治疗束手无策的癌种。
✅ 适应症主要包括:
●局部复发性或无法手术切除的头颈部恶性肿瘤;
●黑色素瘤;
●脑胶质瘤(高级别恶性脑瘤);
●复发性乳腺癌(尤其是胸壁复发);
●部分皮肤癌及软组织肉瘤。
在南东北BNCT中心,BNCT已成为复发性头颈癌的常规治疗之一,截止到2025年5月末,目前共计接收379位日本当地头颈部癌患者;江户川医院团队则在2023年完成多例乳腺癌复发患者的BNCT治疗研究,并在2024年于国际期刊《Cureus》上发表论文。
研究(编号jRCTs031220371)显示,乳腺癌胸壁复发患者接受BNCT后,90天内无放射性肺炎或严重副作用,肿瘤明显缩小甚至出现坏死性消退。这也是全球首个使用加速器BNCT治疗乳腺癌的临床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
《Cureus》杂志
四、一次治疗的流程,从检查到出院,仅需两晚三天
BNCT的治疗流程高度简约但全程精准。
1.初步评估
患者接受CT或MRI检查,医生判断肿瘤是否适合BNCT(深度≤6cm,中子可达范围),若通过评估,会为患者定制治疗计划。
2.注射含硼药物
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给药,通常需等待3–6小时以确保硼富集于癌细胞中。
3.中子照射治疗
患者进入配有加速器的治疗室,配合固定装置保持精确姿势,治疗时间30–60分钟,仅需一次。
4.观察与出院
治疗后在院观察1–2天,复查影像确认安全性与疗效,大多数患者术后即能进食、行走,恢复生活。
从初诊到出院,整个周期仅2–3周。
五、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微
与传统放疗动辄数十次照射不同,BNCT最大的优势在于“短、准、轻”。
1.疗程极短
通常只需一次照射即可完成疗程。
2.精准靶向
癌细胞级定位,α粒子射程仅几个微米,对周围组织几乎零伤害。
3.副作用可控
临床数据显示,大多数患者仅出现轻度口腔干燥、轻恶心、疲倦等一过性反应,南东北中心数百例治疗中,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3%。
硼中子治疗的副作用
六、日本江户川医院的临床案例
2023年至2025年间,江户川医院BNCT研究团队对复发性乳腺癌患者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公开数据显示:
病例1(72岁女性):BNCT照射后90天无肺损伤,MRI显示病灶信号显著下降;
病例2(61岁女性):治疗后两个月CT显示肿瘤体积缩小,包括转移灶处坏死性变化;
病例3(52岁女性):PET-CT及MRI影像显示显著缓解,肿瘤标志物CEA降至正常值。
更令人振奋的是,所有病例均未出现3级以上副作用,BNCT表现出极高的安全性与疗效。
2025年1月起,江户川医院正式推出BNCT的自费治疗项目,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七、中日对比,中国也在快速追赶BNCT
尽管日本在BNCT领域一骑绝尘,但中国大陆的步伐也在加速。
南京中硼医疗自2018年推出“极锋刀”BNCT系统后,已在厦门建立了亚洲最大BNCT临床研究中心,治疗容量每年可达2500人次以上。
截至2025年,中硼医疗已完成50余例头颈癌及脑瘤病例治疗,疗效稳定、可控,该设备及硼药正快速推进注册审批。
可以说,BNCT不再只是国外的“尖端专利”,它正一步步进入中国临床现实。
八、BNCT能带来的,不只是延生,而是"生活质量"的重生
不同于化疗的全身性副作用,也不同于手术的创伤性风险,BNCT让很多患者在治疗后几天内就能恢复日常生活。
特别对于那些接受多次放疗、手术后复发的患者,BNCT提供了“保留器官功能、不再忍受痛苦”的治疗选择。
患者反馈中最常见的一句话是:“这次治疗,我终于不用再害怕了。”
九、BNCT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当然,BNCT也并非没有限制。目前的主要挑战包括:
1.中子穿透深度限制 —— 目前适用于体表或浅层肿瘤(深度≤6cm);
2.费用较高 —— 日本自费病例费用约为660–1200万日元(约31–56.4万人民币)左右;
3.患者筛选严格 —— 肾功能、体力状态、肿瘤位置均需严格评估。
但随着新一代高通量加速器、多模态成像监测系统与新型硼药(如18F-BPA、BSH变体)的临床推进,这些瓶颈正在逐步被突破。
预计到2030年,BNCT将成为与质子重离子放疗并列的主流精准放射疗法。
十、总结
20年前,“癌症可控”还是一句愿景;
如今,在日本一家家BNCT中心里,它正在成为现实。
BNCT让人类首次拥有了“细胞级别”的放射治疗手段——精准、高效、低副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人类与癌症对抗逻辑的重新定义。
也许下一次,当你听到“治疗只需30分钟到1小时”的时候,不再会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在BNCT的时代,我们正在见证——科学与希望的融合,让癌症不再是终点。
温馨提示:文章仅用于医学信息交流,不构成具体诊断或处方,若需了解更详细的日本BNCT治疗条件、流程及评估方式,可以整理好病历资料提交到医学部。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相关推荐

CAR启新生|金洁教授:急性白血病CAR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癌王"胰腺癌不再无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胰腺癌药物免费招募】新一代靶向药TQB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全球首例!FMT+双靶向疗法助肠癌患者实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2025 ESMO传捷报!全球首创国产双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CAR启新生|急性白血病CAR-T通达治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