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查看无癌家园网

咨询电话:400-626-9916

无癌家园

400-626-9916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文章

警惕!乳腺癌复发偏爱这3大人群!术后一定要做好5件事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5-04-03 14:59:55

  早期乳腺癌术后如何预防复发,术后一定要做好这5件事

  乳腺癌已经超越了肺癌,成为了全球癌症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但和其他癌症不同的是,乳腺癌是预后较好的一类癌症,尤其是早期癌症,五年生存率高达99%!很多乳腺癌患者手术及药物治疗后活过了五年,十年,达到临床治愈,重回正常生活。也因此有很多乳腺癌患者认为,手术做完后肿瘤也切掉了,该做的激素、放化疗也都做了,是否算是治好了呢?

  其实不然!

  早期乳腺癌手术≠治愈!10-32年复发率高达16.6%!

  许多医生根据五年生存率来谈论癌症生存率。这意味着癌症在诊断后的五年内没有复发。但这并不意味着癌症在确诊后五年内不会复发。尤其是乳腺癌,在诊断后五年以上更有可能复发。 美国癌症研究院发表了一项重磅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早期乳腺癌术后复发率的报道

  这项研究追踪了早期乳腺癌初次诊断及治疗后 10-32 年复发的发生率,这也是第一次有研究表明乳腺癌复发风险持续时间竟然超过 30 年!值得所有患者警惕!

  研究人员查看了 1987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期间诊断出患有早期乳腺癌的 20,315 名女性患者的信息。这些女性在诊断后的 10 年内都没有复发,因此她们被认为是 10 年无病幸存者。研究人员从诊断后 10 年开始跟踪这些女性,并持续长达 22 年。这意味着他们在诊断后跟踪了一些女性 32 年。

  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在这些已经被临床治愈的患者中,仍有2,595 名女性在术后第 10 年至第 32 年出现复发,复发率高达16.6%!

  警惕!乳腺癌复发偏爱这3大人群!

  这项大型的研究之所以对于乳腺癌患者意义重大,是因为研究者同时分析了这些复发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特征,总结了复发风险较高的三类女性患者,希望这些病友千万不要放松警惕。

  ●有更多的阳性淋巴结转移

  ●肿瘤体积大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此外,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也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这些女性需要延长监测、更积极的治疗或寻求新疗法。

  早期乳腺癌术后如何预防复发?这5个建议先收藏!

  当确诊为早期乳腺癌,医生也会全力以赴根除肿瘤,但实际上,癌细胞可能早已出现微转移,这些癌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当体内免疫微环境失衡时,肿瘤随时可能苏醒,再次转移生长。因此,手术后我们需要提高警惕,预防癌症卷土重来。

  目前,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术后进行规范的辅助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再加上免疫,饮食,运动调节均能最大限度降低乳腺癌的复发转移风险。

  01、术前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是指主要治疗手段(比如手术)之前做的一种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靶向治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等),其目的在于:

  ●使肿瘤缩小,杀灭看不见的转移细胞,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切除率和保乳率

  ●让本来需要全切的患者保住器官,例如全切的乳腺癌转为可保乳的情况

  ●了解患者肿瘤对什么药物敏感

  这些乳腺癌患者可以考虑新辅助化疗:

  1.肿瘤比较大,直径超过5cm;

  2.腋窝淋巴结已有转移

  3.HER-2高表达

  4.三阴乳腺癌患者有保乳想法,但由于肿瘤和乳房比例问题无法保乳的。

  02、术后辅助治疗

  手术后,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最重要的下一步是降低复发风险,并清除所有残留的癌细胞。这些癌细胞是无法检测到的,但会导致癌症复发,因为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可进行放射疗法,化学疗法,靶向疗法和/或激素疗法来辅助治疗。

  放射治疗:放射疗法是使用高能X射线或质子线破坏癌细胞。放射疗法有助于降低乳房复发的风险。通过手术和放疗,在治疗后的10年内,乳腺癌的复发率现在不到5%。

  过去,使用传统放疗会对左侧乳腺癌妇女长期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现在,质子治疗能够使心脏免受放射线损伤。因此,更多的乳腺癌患者能够合理通过现代医学手段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化学疗法:化学疗法是使用药物来破坏癌细胞,通常是通过阻止癌细胞生长,分裂和制造更多细胞来进行的。

    早期乳腺癌

      ●AC(阿霉素和环磷酰胺)

      ●EC(厄比霉素,环磷酰胺)

      ●AC或EC(厄比霉素和环磷酰胺),接着T(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然后是紫杉醇或多西他赛,或相反)

      ●CAF(环磷酰胺,阿霉素和5-FU)

      ●CEF(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和5-FU)

      ●CMF(环磷酰胺,氨甲蝶呤和5-FU)

      ●TAC(多西他赛,阿霉素和环磷酰胺)

      ●TC(多西他赛和环磷酰胺)

    早期HER2乳腺癌

      ●AC-TH(阿霉素,环磷酰胺,紫杉醇或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

      ●AC-THP(阿霉素,环磷酰胺,紫杉醇或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

      ●TCHP(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

      ●TCH(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卡铂,曲妥珠单抗)

      ●TH(紫杉醇,曲妥珠单抗)

  激素疗法:激素疗法,也称为内分泌疗法。大多数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呈阳性反应患者是由于激素来促进肿瘤生长,因此阻断激素可以帮助预防癌症复发和促进乳腺癌细胞死亡。目前FDA批准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乳腺癌的激素治疗药物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绝经前和绝经后的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案是不同的。

    绝经前

      ●他莫昔芬联合或不联合治疗。

      ●由于卵巢也会产生雌激素,所以有些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摘除卵巢。

      ●芳香酶抑制剂治疗以阻止或减少卵巢产生多少雌激素,或对卵巢采取放射治疗。

    绝经后

      ●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或不联合化疗。

      ●芳香酶抑制剂治疗后使用他莫昔芬联合或不联合h化疗。

  03、密切监测

  术后局部复发,大部分在2年之内发生,其中约有40%发生在术后6个月以内。手术过后切勿万事大吉,6个月内最好每月去复查1次,6~12个月内每2个月复查1次,1~2年每3个月复查1次;2年以上每半年复查1次。

  常规复查手段有:乳腺超声、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腹部超声、骨密度、心脏彩超。

  非常规复查手段有:乳腺钼靶(1年1次)、胸部X线(1年1次)、乳腺MRI(必要时)、骨扫描、PET-CT、头颅-CT。

  需要注意的是,当肿瘤小于0.5cm时,传统的CT检查很难观察到,因此,一旦发现确切的病灶,往往为时已晚,肿瘤已经完全苏醒复发,甚至播散至全身!血液检查的发展(如ctDNA、cfDNA),使得我们能够提前对复发的风险进行预测。

  ctDNA

  循环肿瘤DNA(ctDNA)来自于肿瘤细胞因坏死、凋亡或主动分泌等原因释放的DNA片段,通过检测ctDNA能够在早期及癌前阶段发现肿瘤的踪迹,在肿瘤早期或超早期的时候就能够发现基因水平的变化,在癌细胞未形成肿瘤组织前将其捕获。从而达到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的目的。

  CTC

  CTC(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可以在肿瘤播散早期发现血液中的CTC,比传统CT检查能提早2-6个月观察到肿瘤变化,发出预警信息,发现早期癌症,也能够及时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用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及转移。

  MRD

  分子残留病变(MRD),指的是经过治疗后,传统影像学(包括 PET/CT)或实验室方法不能发现,但通过液体活检发现的癌来源分子异常,代表着肿瘤的持续存在和临床进展可能。MRD 是导致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免疫功能33项检测

  每个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水平和状态都是不同的,当免疫监视功能由于各种原因被消弱时,无法识别和消灭体内的癌细胞,就容易发生肿瘤;如果机体免疫监视功能被削弱,人类的肿瘤发病率会大大的提高。免疫功能33项实时检测是通过抽血分析淋巴细胞亚群来检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能够全面反映机体当前的免疫功能、状态和平衡水平,并可以辅助诊断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分析发病机制,观察疗效及检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以上检测大家可以提交样本至医学部申请方案。

  04、存储免疫细胞

  你是否也在手术后直接扔掉了肿瘤组织?你知道体内最宝贵的免疫细胞也被一同扔掉了吗?

  重要提示!

  99%的肿瘤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深藏着杀癌能力最强的一群免疫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而几乎所有患者的肿瘤组织在手术后仅取一小部分做成病理蜡块,其余部分就直接作为医疗垃圾处理掉,浪费了我们自身宝贵的抗癌资源!

  建议大家在手术前争得手术医生的同意,将新鲜手术组织保存,交由专业机构将TIL细胞提取,可以在术后回输预防复发,或者是先冻存起来,以备未来不时之需。因为手术后未经其他治疗时新鲜组织中的TIL细胞对肿瘤的杀伤能力才是最强的,一旦接受化疗和放疗,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会被削弱。因此肿瘤患者在手术后第一时间将肿瘤组织中杀癌能力最强的这部分TILs细胞储存起来,在手术后或癌症复发时扩增回输到体内,这将是战胜癌症最宝贵的机会之一。具体的方法和冻存流程大家可以致电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咨询。

  05、调节免疫

  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本身处于失常状态,而手术,放疗,化疗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损伤,在临床治疗后,尽快调整免疫功能是预防复发转移的重中之重。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异常的患者,临床医生会建议注射胸腺肽类的药物、干扰素,恢复免疫试别功能和恢复免疫杀伤功能的细胞免疫回输等等。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疗法,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抗细菌,病毒及癌细胞,包括胸腺肽,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等。需要提升免疫的人群会注射免疫调节剂,比如在赴前线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都注射了胸腺肽来提升免疫力;临床医生会放化疗之后同时给予胸腺肽或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免疫调节剂来增强癌症患者的免疫力。胸腺肽是临床最常用的提升免疫的调节剂之一。

  过继性细胞调节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是通过采集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使其数量扩增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杀伤功能增强,然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 从而来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突变的细胞。如免疫细胞NK,DC,T细胞的临床辅助治疗已经过了大量的临床研究。

  肠道菌群调节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癌症疗法会干扰机体的免疫反应,并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的效率。近年的重磅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通过调节药物疗效,消除抗癌作用并介导毒性作用在癌症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类的免疫系统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全天24小时不停歇的工作,保护我们不受入侵者的伤害,因此请大家在任何治疗期间都不要掉以轻心,时刻防范癌症卷土重来,做好以上五点,保证我们自身的免疫功能处于健康状态。

  参考资料:

  https://www.breastcancer.org/research-news/early-stage-recurrence-risk-linked-to-er-status-and-other-factors

  https://academic.oup.com/jnci/article/114/3/391/6423212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相关推荐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药物】新一代靶向药"尤莱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疾病进展风险直降56%!埃万妥单抗中国获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硼中子俘获疗法引爆脑膜瘤治疗革命:复发性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50%患者两年无复发!DC细胞联合新抗原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传统PD-1疗法遇"劲敌&qu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CAR-T三人行》第十六期|黄海雯教授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