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斯最新爆料:mRNA疫苗训练免疫"灭癌",肺癌、胰腺癌、肠癌等三年生存率翻倍
福克斯最新爆料:mRNA癌症疫苗训练免疫“灭癌”,肺癌、胰腺癌、肠癌等三年生存率翻倍
据“福克斯新闻(foxnews)”2025年10月23日报道,由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主导、佛罗里达大学参与的新研究显示: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癌症患者,若在治疗开始后100天内接种mRNA新冠疫苗,其三年生存率是未接种者的近两倍。
该研究结果已于2025年10月19日在柏林举行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摘要LBA54)公布,并同步发表于《自然》杂志。研究人员表示,mRNA新冠疫苗可训练免疫系统清除癌症,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结合能产生强效抗肿瘤反应。由于数据收集时部分患者仍存活,疫苗的实际效果可能更显著。这种协同作用或将彻底改变肿瘤治疗格局,为个性化癌症治疗提供全新工具,更有望扩大免疫疗法的受益患者群体。这不仅是mRNA技术在抗癌领域的重大突破,更给无数与癌症抗争的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截图源自“foxnews”
mRNA疫苗与免疫疗法协同抗癌,肺癌、黑色素瘤生存率大幅提升超23%
mRNA疫苗具有强大的免疫激活能力,在临床前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其作用机制类似“警报器”,可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进而识别并攻击癌细胞。面对免疫系统的攻击,癌细胞会生成免疫检查点蛋白PD-L1作为防御机制,以此对抗免疫细胞。而专门设计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阻断PD-L1,恰好为免疫系统释放抗癌能力创造了理想环境。这些临床前观察结果已在后续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
文章开篇福克斯报道的这项III期临床试验,涵盖多种癌症类型的多个队列,重点评估免疫治疗开始后100天内接种mRNA疫苗的患者情况。结果显示如下:
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队列:180例接种疫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37.33个月,704例未接种患者为20.6个月;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55.7% vs 30.8%(HR=0.51,95%CI=0.37–0.71,P<0.0001,详见下图a)。

▲图源“Natur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转移性黑色素瘤队列:167例未接种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6.67个月,43例接种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尚未达到,显示出生存期显著改善;36个月OS率分别为44.1% vs 67.6%(HR=0.37,95%CI=0.18–0.74,P=0.0048,详见下图d)。

▲图源“Natur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患者如何寻求癌症疫苗帮助
目前,癌症疫苗中临床疗效及预防复发效果较突出的是树突状细胞疫苗、mRNA癌症疫苗、古巴肺癌疫、个性化新抗原疫苗等。
1、mRNA癌症疫苗:正在针对肺鳞癌、肝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食道癌、三阴性乳腺癌、头颈部肿瘤等多款恶性实体瘤,开展临床研究。
2、树突状细胞(DC)疫苗:在日本、德国等,用于临床辅助治疗多种癌症,包括皮肤癌、肝癌、肺癌、肾癌、乳腺癌等,是癌症患者的新希望!
3、古巴肺癌疫苗(CIMAvax-EGF):中国患者现无需出国,可通过医学部向古巴医疗部门申请肺癌疫苗,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想寻求国内外癌症疫苗或其他治疗新技术帮助的患者,可先将治疗经历、病理报告、出院小结等资料,提交到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或了解详细的入排标准。
Vx-001癌症疫苗精准靶向TERT,晚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提升近8个月
Vx-001是一款以TERT(端粒酶逆转录酶)抗原为靶点的治疗性癌症疫苗。一项随机双盲IIb期临床试验(NCT01935154),专门评估了该疫苗作为维持治疗,对一线铂类化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该研究共纳入221例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01例进入安慰剂组,89例进入Vx-001治疗组。
结果显示: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与临床结局呈强相关性,在29%产生Vx-001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患者中,总生存期(OS)显著更长,中位OS分别为21.3个月(免疫应答者)vs13.4个月(无免疫应答者)(p=0.004)。尤其在从不吸烟且无天然免疫力的患者中,Vx-001治疗带来的OS获益更显著,中位OS分别为8.6个月(安慰剂组)vs16.2个月(Vx-001组)(p=0.0008)。
综上,Vx-001的疗效具有明确的人群特异性,尤其对无天然免疫力的患者可能有效,其中从不吸烟及短期吸烟的患者获益最为突出。好消息是,目前这款疫苗已启动临床招募。

▲截图源自“ESMO”
"察兵"T1-DC疫苗精准狙击胰腺癌,成患者肿瘤缓解,位生存期突破3.5年
胰腺导管腺癌(PDAC)因恶性程度高、常规治疗耐药性强,一直是癌症治疗的难点。研究发现,转录因子WT1在PDAC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堪称癌基因的“助推器”,可驱动肿瘤侵袭转移,是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而树突状细胞(DC)作为免疫系统的“侦察兵”,在启动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基于此,科研团队研发出新型WT1肽脉冲树突状细胞(WT1-DC)疫苗,相关成果已发表于《癌症免疫治疗杂志》。
该研究共纳入10例不可切除PDAC患者,包括6例局部晚期(III期)、3例转移性及1例术后复发患者。所有患者先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随后回输WT1-DC疫苗。
结果显示:9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23年(详见下图A),中位总生存期(OS)达3.52年(详见下图B)。经CE-CT评估,所有患者肿瘤负荷均有下降(降幅0.0%~57.4%),其中7例(6例局部晚期+1例转移性)达到部分缓解(PR),3例实现病情长期稳定。

▲图源“J Immunother Canc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值得一提的是,在4例接受R0切除的局部晚期患者中,3例持续呈现WT1-DTH阳性,且自治疗开始均存活超4.5年。下图展示了1例代表性PDAC患者经WT1-DC疫苗治疗前后的影像对比。

▲图源“J Immunother Canc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BNT122个体化mRNA疫苗暴击肠癌/肾癌等多类实体瘤,3年生存+缩瘤10倍
BNT122(商品名Cevumeran,代号RO7198457)是一款创新型个体化新抗原mRNA疫苗,基于患者肿瘤体细胞突变数据定制设计,可编码20余种肿瘤特异性新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这些新抗原的T细胞免疫反应,进而降低肿瘤复发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研究表明,该疫苗对乳腺癌、黑色素瘤、肾细胞癌、尿路上皮癌、非小细胞肺癌、直肠癌等多种实体瘤均展现出治疗潜力。
全球顶尖期刊《Nature Medicine》近期公布了BNT122治疗晚期实体瘤的1期GO39733临床试验(NCT03289962)的振奋数据。值得一提的是,两例突破性临床案例展现出尤为显著的治疗潜力:
其中一例38号肾癌患者,入组前已接受4线治疗(含纳武单抗),初期病情进展后,经BNT122治疗实现部分缓解(PR),胸膜靶病灶最长直径总和从基线108mm缩小至10mm,肿瘤显著缩小近10倍(退缩幅度达90%)。

▲图源“natur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另一例为微卫星稳定(MSS)、PD-L1低表达的21号直肠癌患者,二线治疗后肺部仍有1.1cm病灶。接受9剂BNT122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后,肿瘤达到完全缓解(CR),且缓解持续8.2个月;截至数据统计时,该患者已存活超3年(40.7个月)(详见下图)。

▲图源“natur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作为新型抗癌疗法的代表,癌症疫苗历经数十载发展,已从早期基础研究逐步迈向临床试验阶段,更已有古巴肺癌疫苗等正式获批产品问世——其将患者5年生存率从0提升至23%,尽显临床价值。而我国在癌症疫苗领域同样成果频出,多款候选疫苗处于火热研发阶段。以针对肝细胞癌的LK101为例,其首次人体临床研究(NCT03674073)中,12名入组患者生存期均超过4年!种种进展无不表明,癌症疫苗已离我们越来越近,“打一针唤醒免疫系统,重新识别并杀伤癌细胞”的设想,或将很快从愿景变为现实,而非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
更振奋人心的是,我国目前已有多款癌症疫苗临床试验陆续开展,且正式启动患者招募。有意向参与的癌友,可将治疗经历、近期病理检查结果等,提交至医学部,了解详细入排标准并进行初步评估。
参考资料
[1]Grippin A J,et al.SARS-CoV-2 mRNA vaccines sensitize tumours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J]. Nature, 2025: 1-1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655-y
[2]Gridelli C,et al.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phase IIb trial in advanced NSCLC patients who did not progress after first line platinum based chemotherapy: Vx-001, a therapeutic cancer vaccine, vs placebo as maintenance therapy[J]. Annals of Oncology, 2017, 28: v638.
https://www.annalsofoncology.org/article/S0923-7534(20)39155-9/fulltext
[3]Koido S,et al.Dendritic cells pulsed with multifunctional Wilms' tumor 1 (WT1) peptides combined with multiagent chemotherapy modulate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enable conversion surgery in pancreatic cancer. J Immunother Cancer. 2024 Oct 8;12(10):e009765.
https://jitc.bmj.com/content/12/10/e009765.long
[4]Lopez J,et al.Autogene cevumeran with or without atezolizumab in advanced solid tumors: a phase 1 trial[J]. Nature Medicine, 2025: 1-1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3334-7
[5]https://www.foxnews.com/health/cancer-survival-appears-double-common-vaccine-researchers-say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相关推荐
愈见大"CAR"|&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愈见大"CAR"|靶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愈见大"CAR"|多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ADC药物免费招募】新一代靶向药MRG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当肿瘤变"良药"!全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首个CEA CAR-T防复发试验数据炸裂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I5262J.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I3461D.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H94LK.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HKW34.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H619327.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H34H52.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H22IH.jpg)
![[field:title/]](/uploads/allimg/20200224/1-2002241G93O18.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