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研癌症疫苗火力全开,肿瘤复发风险降低近90%!胰腺癌、肝癌、肠癌等战场告捷!
2025年国产癌症疫苗火力全开,肿瘤复发风险降低近90%!胰腺癌、肝癌、肠癌等战场告捷
众所周知,胰腺癌坐拥“癌症之王”的恶名,凶险异常:确诊后仅有 13% 的患者能挺过5年。即便成功手术切除肿瘤, 高达80% 的患者也会在5年内复发。放疗、化疗、靶向药、免疫疗法等传统手段集体失灵,患者们急需全新的治疗武器。
日前,顶尖机构 MSK 领衔,BioNTech(新冠疫苗开发者) 与罗氏联手,在顶级期刊《自然》公布一项突破:名为autogene cevumeran (BNT122) 的个体化mRNA癌症疫苗在16例已手术切除肿瘤的胰腺癌患者中,成功激活了 一半患者(8例) 的免疫系统。追踪3.2年后效果惊人:这 8例响应者中,6人(75%)癌症尚未复发,其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尚未达到,远超未响应者的 13.4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与未产生应答的患者相比,对癌症疫苗产生应答的患者癌症复发风险降低86%(HR=0.14,P=0.007)!这款为患者“量身定制”的疫苗,为抗击最凶险的“癌王”带来了显著降低复发、延长生存 的全新希望!
癌症,一直是高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数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都在寻找攻克它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癌症疫苗凭借其独特的抗癌机制,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在癌症疫苗研发上奋起直追,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果,多款国产癌症疫苗在不同癌种的治疗中崭露头角,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4年生存率达100%!mRNA-DC疫苗联合消融术降低肝癌复发率
当肝癌患者还在为术后复发焦虑时,中国科学家已研发出"智能抗癌疫苗"!这款名为LK101的疫苗像给免疫细胞装上"导航雷达",采用mRNA技术将肿瘤新生抗原精准"刻录"在树突状细胞上,打造出既能快速激活免疫大军,又具有持久抗癌记忆的超级战士。这款疫苗兼具了mRNA疫苗和DC疫苗的优势,不仅安全性高、耐受性好,还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的抗癌效应。
2024年ASCO大会上,这款疫苗交出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单!研究人员公布了LK101注射液治疗肝细胞癌(HCC)的首次人体临床研究的惊艳数据,初步证实了这款个性化的基于新抗原的 mRNA 负载树突状细胞疫苗与消融术相结合显著降低了肝细胞癌患者的复发率。
源自ascopubs官网
该试验共纳入24例 IIa 期HCC患者,分为疫苗接种组(LK101+消融联合治疗)和对照组(消融治疗),各12例。接种疫苗组中位随访时间为 48.4 个月,对照组为 38.8 个月。接种疫苗组1、2年复发率分别为18.2%、36.4%,均低于对照组的33.3%、51.4%;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均高于对照组的83%、73%。
值得一提的是,接种疫苗组所有患者均存活,生存期均达4年以上。
该研究结果表明, LK101与消融疗法相结合具有可控的安全性,显示出免疫激活的证据和延长生存期的潜力。与常规消融相结合,基于新抗原的 mRNA 负载的DC疫苗是一种治疗 HCC 的有前途的免疫疗法。
如何寻求癌症疫苗治疗>>
目前无癌家园正有多款癌症疫苗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大致纳入标准:
1.年龄18~75岁;
2.经病理和/或细胞学明确诊断的标准治疗失败(治疗后进展或不能耐受)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
3.包括但不限于晚期实体瘤/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胰腺导管腺癌、淋巴瘤、卵巢癌、食管鳞状细胞癌等;
4.状态评分ECOG为0~1分
若想参加该试验的患者,可以先将病理报告、治疗经历及出院小结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
71.4%肝癌患者2年未复发!DC疫苗联合过继性T细胞疗法让患者活得更长久
肝癌患者术后五年内复发率高达70%,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预防肝癌复发已成为肝癌临床诊疗的一大难题。2022年6月3日,我国研究学者在国际知名杂志《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发表了关于肝癌复发精准防治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此临床研究是全球首个基于肿瘤新生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和过继性T细胞联合疗法预防肝癌复发的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肿瘤新生抗原的联合免疫疗法是安全可行的,并可减少根治性治疗后的肝癌复发,对于临床肝癌复发防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该研究纳入10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或射频消融的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70%的肝癌患者对联合免疫治疗有响应,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联合免疫治疗有响应的患者中有71.4%在2年内未观察到复发,肿瘤无进展生存期较无响应患者也显著延长。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原发肿瘤表现出高肿瘤突变负荷、DC及CD8+T细胞富集、T细胞炎症相关基因高表达等特征的肝癌患者更易从联合免疫治疗中获益。此次临床试验意味着肝癌复发精准防治时代的来临,首次证明了基于肿瘤新生抗原的联合免疫疗法预防肝癌复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无进展生存期超577天!WT1树突状细胞疫苗疗法给晚期肺鳞癌带来新生
IV期肺鳞癌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5%,IV期不建议进行手术和放疗,仅进行化疗,然而二线多西紫杉醇和雷莫芦单抗联合治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无进展生存期为4.5个月,总生存期为10.5个月。因此,各国的研究人员纷纷将目光投向细胞免疫领域,希望寻求突破。
WT1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抗原,在癌症中广泛表达,据报道WT1在鳞状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率超过90%。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报道,WT1在癌症中的表达比例、免疫原性和临床疗效方面都。因此,WT1在日本临床上常用作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的通用抗原。
据报道,WT1-DC可以减小肿瘤大小、降低肿瘤标志物并延长总生存期。癌症免疫疗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证明不仅可以提高缓解率,还可以提高长期生存率,即生存曲线中的长尾效应。
著名国际医学期刊《Cureus》发布了一例采用WT1树突状细胞疫苗疗法联合二线化疗,治疗终末期鳞状细胞肺癌患者的案例报道。
该例患者为69岁男性,被诊断为IV期右肺中叶鳞状细胞癌,伴有双侧肾上腺转移、多发肝转移、多发骨转移,根据指南,无法进行手术和放疗,因此采取卡铂(CBDCA)AUC6和紫杉醇(PTX)治疗联合WT1-DC(WT1树突状细胞疫苗)。WT1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从第155天开始,直到第280天共注射8剂。结果显示如下:
1.与治疗开始时(第0天)的胸部CT相比,第114天的胸部CT观察到癌症明显缩小。
2.诊断时癌胚抗原(CEA)为66.4,但在第121天降至3.0,C反应蛋白(CRP)降低,N/L比(中性粒细胞对淋巴细胞比率)降低。
3.诊断时PET-CT显示除右下肺原发肿瘤外,还显示双侧多发肺内转移、多发肝转移、双侧肾上腺转移和多发骨转移。第 479 天的全身 PET-CT,显示右肺有两个小转移灶,肝脏有一个小转移灶。
4.截至数据统计时,该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已超577天,而且临床状况良好,体能状态为1。
在该病例中,患者确诊后接受CBDCA和PTX治疗,肿瘤缩小,CEA下降。但白细胞计数较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高,淋巴细胞百分比较低,N/L比值仍较高。尽管肿瘤缩小且 CEA 降低,但这种不良免疫特征状态的持续存在代表着预后不良。在该病例中,经过一线化疗缩小的癌症在完成四个疗程后恢复生长,同时CEA也迅速增加。因此,即使化疗成功,如果免疫特征状态不好,复发的可能性很高,应考虑继续化疗或联合治疗以改善免疫状况。
这次研究证实,WT1-DC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能够预防癌症复发,改善长期预后。这种免疫细胞疗法与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可能是提高常规化疗疗效的新治疗方法。
66岁阿姨体内上演"细胞特工战",DC疫苗+PD-1让晚期胃癌全面溃败
【抗癌战役纪实】
2017年夏天,张阿姨确诊胃癌晚期时,腹腔镜手术+化疗的"黄金组合"只换来8个月安宁。当癌细胞卷土重来侵袭腹膜和淋巴结时,传统化疗因剧烈副作用被迫中止。就在生死存亡之际,医学界最新研发的Neo-MoDC疫苗如"细胞快递员"般登场——这项革命性疗法通过提取患者自身单核细胞,在实验室"特训"成携带新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精准锁定肿瘤特征展开狙杀!
【治疗时间轴揭秘】
▶ 疫苗单兵突袭阶段(第1~60天):每月皮下注射特训的"细胞特工",唤醒沉睡的T细胞军团。
▶ 双剑合璧总攻阶段(第65天起):每两周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nivolumab(纳武单抗)这支"免疫解放者",解除癌细胞的伪装屏障。
▶ 战果速报:
1、联合治疗5天,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糖类抗原125)暴跌90%(596 U/ml→64 U/ml);
2、2周后腹水退散,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体积缩小约30%;
3、两个月后影像显示转移灶集体"缩水",根据RECIST 指南,患者在这些淋巴结中达到完全缓解,卵巢种植转移的长径减少20%;
4、231天时PET扫描亮起全歼肿瘤的绿色信号,联合治疗期间第389天的CT扫描显示卵巢植入转移也完全消失。
5、更惊人的是,这场免疫风暴过后,患者体内至今保持着25个月的"无癌净土"。
这也印证了新抗原免疫原性最有可能促成患者的完全反应,此项研究中的联合疗法不失为一种治疗转移性胃癌的新型联合免疫疗法。
疾病控制率为71.4%!个性化癌症疫苗对泛癌种晚期实体瘤疗效显著
浙江邵逸夫医院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肽的新生抗原疫苗iNeo-Vac-P01,并进行了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共纳入22例标准治疗失败的泛癌种晚期实体瘤患者。利用iNeo人工智能疫苗设计平台、个体化多肽药物制备及质控体系为每例患者定制了iNeo-Vac-P01疫苗。
经治疗后,结果显示,2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20例无不良反应发生或有轻微不良反应。疾病控制率为71.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6个月而中位生存期中位数未达到。
研究表明,对于晚期实体瘤患者来说,iNeo-Vac-P01单药治疗是可行且安全的。它可以诱导T细胞介导的针对肿瘤新生抗原的免疫应答,可能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疗效。
小编有话说
目前,肿瘤疫苗临床试验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不同肿瘤类型中取得疗效突破的好消息也不断传来。新型肿瘤疫苗已经在延长晚期实体瘤患者生存期方面展现了不错的实力。
随着肿瘤和免疫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肿瘤疫苗将开启精准治疗的新时代。尽管新型肿瘤疫苗的研发和应用还存在诸多的挑战,但随着对新抗原预测研究的持续深入和验证数据库不断积累,以及树突细胞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等不同路径的尝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积极验证,新型肿瘤一毛的研发脚步正在不断加快,预计未来几年将迎来飞速发展,给广大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https://www.onclive.com/view/novel-immunomodulatory-vaccine-plus-pembrolizumab-shows-early-activity-in-pd-l1-high-nsclc-adenocarcinoma
2.https://www.targetedonc.com/view/new-phase-1-findings-show-promise-of-cancer-vaccines-in-kras-mutations
3.https://www.geneostx.com/geneos-therapeutics-announces-eight-of-34-patients-to-achieve-complete-response-complete-molecular-response-or-secondary-resectability-in-ongoing-clinical-trial-of-personalized-therapeutic-cancer-v/
4.https://www.onclive.com/view/personalized-neoantigen-vaccine-induces-continued-responses-in-pretreated-advanced-hcc5.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9196-9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相关推荐

7月15日 CAR启新生|急性白血病CA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国研首个!中国自研Bcl-2抑制剂重磅获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7天显效!国研"不限癌种&qu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无需化疗放疗!全球首个mRNA肺癌疫苗高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直播预告|头颈癌放疗新选择质子射线的「三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喜讯!乳腺癌新药库莫西利新适应症获中国药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