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查看无癌家园网

咨询电话:400-626-9916

无癌家园

400-626-9916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文章

4天肿瘤显著缩小!NK细胞靠CAR雷达逆袭,从盲打到精准狙击脑瘤、肺癌、肠癌、淋巴瘤等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5-07-14 11:21:14

  CAR-NK细胞疗法靠CAR雷达逆袭,从盲打到精准狙击脑瘤、肺癌、肠癌、淋巴瘤等,4天肿瘤显著缩小

  最近,《Frontiers in Immunology》期刊,刊载了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所的一篇综述,文章从大家比较熟悉的CAR-T疗法说起,专门探讨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NK细胞要不要加个“导航”(也就是CAR修饰)来更精准地杀癌细胞,二是CAR-NK疗法从实验室研究到真正能用到患者身上,会遇到哪些机会和挑战。

  这些研究让我们看到,NK疗法和CAR-NK疗法已经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前沿方向。它们跟CAR-T、TCR-T、TIL疗法一样,都是抗癌领域的重要突破,核心目标都是让治疗更有效、更安全。

  Fro<i></i>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

  ▲截图源自“frontiers”

  当NK细胞装上新装备——"导航"和"能量包",抗癌能力会更强吗

  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突破了T细胞的固有局限,彻底改变了癌症免疫治疗,尤其在治疗儿童和成人的复发性、难治性血液肿瘤上效果显著。受此启发,研究人员把目光投向了自然杀伤(NK)细胞——这种细胞不用“提前训练”就能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是人体先天免疫的“天然杀手”。他们开始设计适合NK细胞特性的CAR(可以理解为给细胞装“导航”),想看看能不能复制CAR-T的成功,于是有了CAR-NK细胞的研究。

  NK细胞和T细胞虽然都能杀肿瘤,但“工作模式”大不一样。NK细胞本身就有杀瘤能力,不只是靠CAR“导航”激活;而且只要增加它的数量,杀瘤效果往往能增强——这一点和T细胞疗法不同,T细胞就算数量多,也容易被肿瘤的“逃避免疫”机制困住,效果会打折扣。

  不过,癌症患者体内的NK细胞常常“不给力”:1)在实体瘤里,它们要么“跑不到”肿瘤跟前,要么好不容易渗透到肿瘤微环境了,也“杀不动”肿瘤细胞(细胞毒活性受损);2)在血液肿瘤里,NK细胞的“战斗力”会全身性下降,不仅整体杀瘤能力变弱,还会带上更多“抑制自己的信号”。这些问题成了NK细胞抗癌的大障碍,但也说明:想办法让NK细胞恢复或增强战斗力,会是很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比如让它们数量变多、能顺利跑到肿瘤部位、增强杀瘤效应功能等,都是下一代癌症免疫疗法的希望。

  为了让NK细胞更“能打”,CAR-NK技术做了不少改进:1)比如给NK细胞做基因编辑,让它们带上趋化因子受体(像CXCR2),就像装了“精准导航”,能穿过实体瘤的“屏障”,顺利潜入肿瘤内部;2)再比如给它们装上IL-15细胞因子——就像带了“能量包”,能让NK细胞在体内活得更久,尤其能对抗实体瘤环境导致的“功能衰竭”。

  此外,研究还发现,不管是在体内还是体外,NK细胞杀肿瘤的能力会随数量增加而增强——临床数据也显示,CAR-NK的疗效和细胞数量密切相关,比例越高,杀瘤效果越明显。甚至没装CAR的NK细胞,只要剂量够高(如3×10⁶cells/kg),也能起作用,且无明显毒性。这就让人好奇:给NK细胞装CAR后,效果到底能比没装的好多少?目前还缺直接对比的临床试验,需要更多数据来验证。

  总的来说,CAR能帮NK细胞更精准地识别肿瘤、平衡免疫信号、增强对肿瘤的“穿透力”和存活时间;而且和CAR-T比,CAR-NK还有可能做成“现成可用”的产品、副作用更小、细胞来源更丰富,这些都是它的独特优势。只有根据NK细胞的特性“量身定制”CAR技术,才能让这个“天然杀手”发挥出真正的抗癌实力!

  ▼NK细胞活化及CAR增强功能示意图

  NK细胞活化及CAR增强功能示意图

  ▲图源“frontier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NK细胞和CAR-NK细胞"打擂台":向肿瘤发起更强攻击

  通过上面的介绍,癌友们对NK细胞及CAR-NK细胞疗法已经有了初步认识。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梳理近年来关于这两种抗癌黑科技的突破性进展,相信看完这些内容,大家对“NK细胞是否需要升级”会有更清晰的答案。

  NK细胞疗法改写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命运,29%缓解率,5例完全缓解

  神经母细胞瘤(NB)是第一种被证实可通过单克隆抗体(MoAb)免疫疗法起效的儿童实体瘤,占儿童恶性肿瘤的8%以上,却占儿童肿瘤死亡人数的15%。尽管采用了积极的多模式治疗,高危(HR)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长期无进展生存期(PFS)仍不足50%;而复发性病例的预后更差,4期神经母细胞瘤复发后,5年总生存率(OS)仅为8%。因此,迫切需要针对转移性和复发性神经母细胞瘤的新疗法。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问世,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可通过多种途径靶向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免疫学》杂志报道的一项Ⅰ期临床试验(NCT00877110),进一步验证了NK细胞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效果。该研究共纳入35例化疗耐药或复发性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位年龄5.6岁(范围2-14.7岁),总计接受43次治疗。

  结果显示:全组患儿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4个月(95%CI:4.6-16.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30.7个月(95%CI:17.1-49.5个月)。总体缓解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达29%,其中包括5例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骨髓和软组织病灶均有缓解,但软组织病灶的缓解程度未达部分缓解标准。

  其中一例6岁男性患儿的疗效尤为显著:他患有化疗难治性高危4期神经母细胞瘤,接受2个周期3级NK细胞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123I-MIBG扫描显示,该患儿治疗前骨盆、双侧股骨和脊柱等多个骨骼区域有明显摄取;治疗后扫描显示骨骼摄取完全消失,骨髓组织学检查也证实完全缓解。

  NK细胞疗法治疗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效果

  ▲图源“Oncoimmunolog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NK细胞联合疗法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从"放化疗依赖"到"替代新方案"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开展的一项研究(NCT02845856)显示,NK细胞疗法能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NK细胞联合西妥昔单抗可作为晚期患者放化疗的替代方案,这一成果已同步发表在《美国癌症研究杂志》上。

  该研究共纳入54例晚期EGFR过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A组(27例,接受NK细胞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B组(27例,只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

  结果显示:按RECIST标准评估,A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P<0.05):A组中4例达到部分缓解(PR),17例实现病情稳定(SD)。生存数据更亮眼——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个月,优于B组的4.5个月(详见下图A);A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9.5个月,明显长于B组的7.5个月(详见下图B)。

  NK细胞联合疗法治疗肺癌的数据

  ▲图源“Am J Cancer Re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其中一位53岁的IVA期非小细胞肺癌男性患者,经NK细胞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后,右肺肿瘤从3.5×3.5cm显著缩小至1.7×1.3cm,CT扫描清晰见证了这一变化(详见下图)。

  NK细胞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图源“Am J Cancer Re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新型CAR-NK突破: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4天肿瘤大缩水,PET/CT见证"代谢完全缓解"

  《Molecular Therapy(分子治疗学)》杂志报道了我国一个振奋人心的案例:一位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新型 CAR-NK 细胞治疗进4天后,肿瘤显著缩小!

  该患者(病例1003)患有无法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在三线常规全身治疗后病情仍进展,随后入组接受了6次新型CAR-NK细胞(即NKG2D CAR修饰的NK细胞)肝区注射治疗。

  结果显示:在一次CAR-NK细胞注射仅 4 天后,肝区肿瘤面积就从 66.0mm×28.5mm ,缩小至 46.9mm×24.0mm(详见下图)。

  CAR-NK细胞疗法治疗转移性直肠癌的效果

  ▲图源“Mol Th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此外,治疗完成后,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 显示,肝段 VI 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从 8.2 骤降至 0.14(详见下图),达到完全代谢缓解。组织活检证实注射部位肿瘤坏死,非注射区域仍有癌组织残留。

  CAR-NK细胞治疗转移性直肠癌的效果

  ▲图源“Mol Th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自研CD19特异性CAR-NK暴击淋巴瘤,从"5线治疗无效"到"肿瘤显著消退",半数患者完全缓解

  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ancer》报道了我国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团队,联合开展的一项“应用CD19特异性CAR-NK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1期临床试验(NCT05472558),引发了全球关注。

  该研究共纳入8例中位年龄为67岁(范围:48-73岁)的淋巴瘤患者,包括6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例转化性滤泡性淋巴瘤(tFL)、1例套细胞淋巴瘤(MCL)。这些患者均经历过复杂且多线的前期治疗,中位治疗线数高达5线(3-8线),其中3例还曾尝试CD19-CAR T细胞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30天时,总缓解率(ORR)达62.5%,其中50%(4例)达到完全缓解(C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5个月(详见下图b),研究结束时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详见下图c)。

  CD19 CAR-NK治疗淋巴瘤的数据

  ▲图源“Mol Th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更令人欣喜的是,5例缓解患者中有2例实现持久缓解,PET-CT影像清晰显示,这5例患者(包括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者)的肿瘤在治疗后显著消退(详见下图)。

  CD19 CAR-NK治疗淋巴瘤的效果

  ▲图源“nature canc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癌症作为一种高度突变且异常狡猾的复杂性疾病,现阶段很难依靠单一疗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以手术、放化疗为代表的三大传统治疗方法,其中流砥柱地位至今无法撼动,但鉴于其治疗的局限性,无法为所有癌症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现阶段,理想的癌症治疗应是依托于权威医院及权威专家的规范诊断,在传统治疗(如手术、放化疗)的基础上,辅助免疫治疗(如NK细胞、CAR-NK细胞、CAR-T、癌症疫苗)、靶向药等新型治疗手段,从而达到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复发、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小编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病友,了解到NK细胞、CAR-NK细胞等前沿进展及其在实体瘤和血液肿瘤中的应用,为广大癌友带来新的希望与选择!如果您对现有治疗方案不满意,或想寻求NK细胞疗法、CAR-NK疗法等抗癌新技术的帮助,可将治疗经历、近期病理检查报告、出院小结等,提交至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

  参考资料

  [1]Wang K,et al.Does a natural killer need a CAR?[J].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25, 16: 1606126.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immunology/articles/10.3389/fimmu.2025.1606126/full

  [2]Modak S,et al.Adoptive immunotherapy with haploidentical natural killer cells and Anti-GD2 monoclonal antibody m3F8 for resistant neuroblastoma: Results of a phase I study. Oncoimmunology. 2018 May 10;7(8):e146130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6136849/

  [3]Liang S,et al.Cetuximab combined with natural killer cells therapy: an alternative to chemo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m J Cancer Res. 2018 May 1;8(5):879-891.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5992505/

  [4]Xiao L,et al.Adoptive transfer of NKG2D CAR mRNA-engineered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J]. Molecular Therapy, 2019, 27(6): 1114-1125.

  https://www.cell.com/molecular-therapy-family/molecular-therapy/fulltext/S1525-0016(19)30097-8?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1525001619300978%3Fshowall%3Dtrue

  [5]Lei W,et al.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4-1BB co-stimulated CD19-specific CAR-NK cell therapy in refractory/relapsed large B cell lymphoma: a phase 1 trial[J]. Nature Cancer, 2025: 1-1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8-025-00940-3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相关推荐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7月15日 CAR启新生|急性白血病CA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国研首个!中国自研Bcl-2抑制剂重磅获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7天显效!国研"不限癌种&qu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无需化疗放疗!全球首个mRNA肺癌疫苗高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直播预告|头颈癌放疗新选择质子射线的「三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喜讯!乳腺癌新药库莫西利新适应症获中国药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