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松教授:中国CAR-T领跑全球!2025强势突围胃癌,胰腺癌等实体肿瘤!
齐长松教授:2025中国CART细胞疗法领跑全球,强势突围胃癌、胰腺癌等实体肿瘤
循光破魔障,踏浪启新航!恰逢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金色时节,第 14 期《CAR-T 三人行》在医疗云端璀璨启幕。齐长松教授以深厚的临床积淀为楫,以卓越的科研智慧为帆,于实体肿瘤治疗的汪洋中破浪前行;抗癌征途上,猎豹刚哥以亲身经历凝聚力量,用科普热忱传递希望,成为病友们冲破黑暗的灯塔。本期直播,两位嘉宾以医者仁心为笔,以专业洞见为墨,在肿瘤治疗的长卷上,细腻勾勒中国 CAR-T 疗法于实体肿瘤领域的壮丽图景。深挖创新突破的智慧结晶,解密前沿研究的科学密码,为深陷病痛沼泽的万千患者,拨开阴霾,点亮希望的明灯,指引他们驶向治愈的彼岸,迎接生命的曙光。
本期特邀专家
齐长松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一期临床病区
北京高博医院消化肿瘤科
北京市医管局“青苗”人才、北京大学优秀青年医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委员、秘书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胃癌防治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胃肠外科学分会委员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编委
《Health Care Science》青年编委
擅 长:
主要从事实体瘤细胞免疫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和个体化治疗,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JCO、JHO等期刊发表论著10余篇,其成果多次受邀在ASCO、ESMO、CGOG、SGCC、CSCO等国际会议做口头汇报及壁报展示
2025中国CAR-T领跑全球!2025强势突围胃癌、胰腺癌等实体瘤
《CAR-T三人行》第十四期
全球肿瘤医生网.白雪世界&快乐岛
2025年4月14日19:00,《CAR-T三人行》第十四期,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一期临床病区副主任医师--齐长松教授及早期受益于CAR一T治疗的科普达人—白雪世界&快乐岛患者组织发起人--猎豹刚哥共同深度探讨中国CAR-T疗法取得的突破,以及在实体肿瘤中的最新进展。
1、解构生命密码:CAR-T疗法的智慧导航
在血液肿瘤领域,CAR-T 疗法已取得显著成效,其成功关键在于找到了特异性强的靶点。齐教授以生动形象的比喻,为观众深入解析 CAR-T 疗法的核心机制。他指出,CAR-T 疗法的本质是基于 T 细胞的创新治疗手段,其中 “CAR” 赋予了 T 细胞精准识别肿瘤的能力,犹如为 T 细胞装上了 “导航系统”。例如,CD19 和 BCMA 作为经典靶点,能够被 CAR-T 细胞精准识别。当 CAR-T 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后,便会沿着 “导航” 定向追踪并杀伤表达 CD19、BCMA 的肿瘤细胞,这也是血液肿瘤 CAR-T 治疗高缓解率的重要原因。
而实体肿瘤的治疗则面临不同挑战。由于实体肿瘤缺乏如血液肿瘤般特异性强且广泛存在的靶点,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靶点。目前,在实体肿瘤研究中,胃癌的 Claudin18.2、肝癌的 GPC3 等靶点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以 Claudin18.2 为例,该靶点在胃癌、胰腺癌、胆系肿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表达,其中胃癌患者的中高表达率接近 60% 。当以 Claudin18.2 为靶点设计 CAR-T 细胞时,这些改造后的 T 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能够精准识别并攻击表达 Claudin18.2 的肿瘤细胞,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2、破局实体肿瘤之困:CAR-T 疗法的临床突围与破晓之光
齐教授深入剖析了 CAR-T 疗法在实体肿瘤临床应用的现状,指出尽管实体肿瘤患者基数庞大,远超血液肿瘤患者群体,但 CAR-T 疗法在该领域的发展曾长期受困于疗效局限与严重不良反应。早期针对 EGFR 等靶点的临床尝试,客观缓解率仅约 10%,且伴随剧烈毒性反应,导致相关研究陷入停滞。近年来,随着血液肿瘤 CAR-T 技术的成熟,以及实体肿瘤特异性靶点的陆续发现,这一领域迎来了关键转折点。
在神经系统肿瘤治疗方面,技术创新带来了新的希望。针对颅内肿瘤,传统全身给药方式易引发严重不良反应,且药物难以精准抵达病灶。如今,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脑室内局部给药模式日益成熟。通过精准植入给药装置,靶向 GD2、B7H3 等靶点的 CAR-T 细胞能够被局限在脑室内,不仅大幅降低了对周围神经及全身系统的毒副作用,还显著提升了肿瘤控制效果。在脑胶质瘤及其他少见颅内肿瘤的治疗中,这种给药方式已展现出良好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鼻咽癌治疗领域,因多数鼻咽癌与 EBV 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针对 EBV 的 TCR-T 疗法成为研究热点。在早期个案及一期临床试验中,该疗法已呈现出不错的治疗效果,为鼻咽癌患者开辟了免疫治疗的新路径,值得进一步关注与深入研究。
肺癌和乳腺癌领域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当前,肺癌患者在免疫抑制剂和靶向治疗时代已获得显著的生存获益,尤其是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针对特定靶点的 ADC 药物和双抗药物疗效卓越。在这种背景下,CAR-T 疗法面临激烈的竞争,研发动力相对不足。同样,乳腺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在规范治疗下已接近甚至超过十年,使得医患双方在选择具有潜在风险的 CAR-T 疗法时更为谨慎。
消化系统肿瘤作为威胁全球健康的 “重灾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瘤种在发病率和死亡率排行榜上长期位居前列。然而,与肺癌、乳腺癌相比,消化系统肿瘤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时代的获益相对有限。化疗时代,其疗效与肺癌差距尚不显著,但进入靶向及免疫治疗阶段后,生存获益的差距逐渐拉大。例如,胃癌 HER2 阳性患者接受抗 HER2 治疗后,总生存期仅能延长两到三个月,远不及乳腺癌同类患者的获益程度;免疫治疗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效果同样不尽如人意,整体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仅能延长数月。因此,消化系统肿瘤对新兴治疗手段有着迫切需求。
近年来,消化系统肿瘤领域涌现出多个极具潜力的靶点。Claudin18.2 在胃癌、胰腺癌、胆系肿瘤中均有表达,其中胃癌患者的中高表达率接近 60%。基于该靶点开发的 CT041 产品已完成从早期探索性研究到二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完整研发流程,目前二期试验入组结束,初步结果呈阳性。该研究共纳入约 150 例胃癌和胰腺癌患者(含前期研究,回输患者超 200 例),客观缓解率稳定在 40%-50%,相较于胃癌三线标准治疗(纳武利尤单抗、阿帕替尼等,客观缓解率仅 2%-5%),疗效提升十倍以上。在胰腺癌治疗中,尽管针对二线治疗失败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不到 20%,但多数患者的肿瘤标志物 CA19-9 出现显著下降,且中位总生存期达到 10 个月,部分患者甚至实现了肺转移病灶的近乎完全缓解,生存时间超过两年,这在胰腺癌治疗中极为罕见。
肝癌治疗方面,GPC3 靶点在肝细胞癌及部分肝内胆管细胞癌中表达率约 70%,且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具备良好的成药潜力。早期基于该靶点的二代 CAR-T 疗法客观缓解率仅 10% 左右,但近年来,通过对 CAR-T 细胞进行结构修饰,新型疗法的疗效显著提升。例如,某企业公布的新型 GPC3-CAR-T 疗法客观缓解率可达 44%,经肝动脉介入给药后,患者生存时间大幅延长;另一款进行修饰的产品在中高剂量组客观缓解率更是突破 70%,展现出巨大的临床价值。
针对结直肠癌,新发现的鸟苷三磷酸化酶(GUCY2C,GCC)在约 60%-70% 的患者中呈中高程度表达,且原发灶与转移灶表达稳定。齐教授团队与企业合作开发的靶向 GCC 的 CAR-T 产品已推进至临床研究阶段,在评估的有效剂量下,客观缓解率可达 40% 左右,患者获益时间显著长于胃癌和肝癌同类疗法。此外,CD17、NKG2DL 等靶点的相关临床研究也在积极探索中,尽管尚未公布数据,但在前期动物实验和个案报道中已展现出良好前景。
除了上述特异性靶点外,EpCAM、CEA 等泛肿瘤表达靶点也备受关注,相关临床研究正在胃癌、肠癌、妇科肿瘤等多个瘤种中开展;B7H3 靶点不仅在肺癌中有较高表达,在消化系统肿瘤、乳腺癌、卵巢癌等领域也展现出潜在应用价值,有望成为跨瘤种治疗的新方向。这些研究成果与探索,标志着实体肿瘤 CAR-T 治疗正逐步突破困境,迎来破晓时刻。
此外,于老师提出面对实体肿瘤的复杂特性,实体瘤CAR-T有哪些创新给药方式等病友们非常关心话题。齐教授解码了多样化给药策略:脑室内给药直捣中枢病灶,肝动脉介入精准灌注,胸腹腔给药靶向局部肿瘤。同时,联合减瘤手术的创新方案,为 CAR-T 细胞开辟更广阔的 “战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以科研为翼,在 TCR-T、肿瘤疫苗、核药等前沿领域全面布局,如星辰璀璨,构筑起肿瘤治疗的多维防线。
3、生命奇迹:CAR-T疗法谱写救赎神话
齐教授分享了几位真实且震撼的临床案例,生动展现了 CAR-T 疗法在对抗实体肿瘤过程中创造的生命奇迹。
一位胃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患者,肿瘤的肆虐致使吻合口堵塞,患者几乎无法进食,仅能依靠少量饮水维持生命。然而,在接受 CAR-T 治疗后,奇迹悄然发生。短短一周多的时间,患者便能够顺利进食米粥;一个多月后,尽管因肿瘤退缩速度过快引发大出血,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 CAR-T 疗法强大的肿瘤杀伤能力 —— 其能够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瓦解肿瘤防线。
另一位有着相似病情的胃癌患者,梗阻程度更为严重,连水都无法下咽,只能依赖静脉营养液维系生命。但在输注 CAR-T 细胞后的第七天,他便惊喜地发现自己能够正常进食,甚至迫不及待地吃下家人送来的饺子。虽然最终因其他部位转移而病情复发,但在 CAR-T 疗法的守护下,他仍享受了两年多高质量的生活,这在传统胃癌晚期治疗中几乎是难以企及的。
一位年仅 30 多岁的女性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肿瘤晚期,大量腹水、腹膜转移、双侧输尿管梗阻、梗阻性黄疸接踵而至,入组临床试验时,她的身体上插着四根维持生命的引流管,分别用于排出尿液、腹水和胆汁,身体极度虚弱,肿瘤进展迅猛。然而,CAR-T 疗法为她的生命带来了转机。治疗一个月后,腹水和胆汁引流管成功拔除;两三个月后,肾脏功能恢复,尿液能够自主排出,肾部的两根引流管也随之移除。不到半年时间,她便摆脱了疾病的束缚,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与工作,从一个被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患者,蜕变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强者。
在结直肠癌治疗案例中,同样上演着令人称奇的故事。一位患者在接受 CAR-T 治疗后,出现了独特的 “皮疹抗癌” 现象:每当体内肿瘤开始增长,全身就会出现皮疹,而神奇的是,皮疹出现后,肿瘤便会得到有效控制。这种与 CAR-T 细胞 “共生” 的反应,生动地展现了 CAR-T 细胞作为 “活的药物” 在体内持续监测和对抗肿瘤的过程。
另一位 50 多岁的女性结直肠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严重,接受靶向 GUCY2C 的 CAR-T 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腹膜后淋巴结基本消失,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R)状态。在后续随访过程中,尽管子宫出现新的病灶,但切除后发现,该病灶大部分为坏死组织,且存在大量 CAR-T 细胞浸润,这直观地证明了 CAR-T 细胞在体内能够长期发挥抗肿瘤作用,持续守护患者的健康。
这些真实发生的案例,不仅是 CAR-T 疗法卓越疗效的有力证明,更承载着患者对生命的渴望与坚持,以及医者对治愈的不懈追求。
4、寄语抗癌征途:共赴治愈之约
在答疑互动环节,祁长松教授与于老师以专业的知识和温暖的关怀,为患者和家属们答疑解惑,成为他们抗癌道路上的明灯。面对患者们普遍关心的入组条件问题,齐教授耐心解释道,目前大部分实体肿瘤都有相关的 CAR-T 临床研究正在开展,尽管部分研究对肿瘤转移状态和负荷存在特定要求,但作为临床医生,他们会尽最大努力为患者争取入组机会。他特别强调,CAR-T 治疗对靶点检测的严格要求,患者需提供有效标本进行靶点检测,只有符合靶点要求,才具备参与对应临床试验的可能。
针对治疗后出现的病灶变化,教授细致地讲解了如何区分假进展与真进展。他指出,在实体肿瘤的 CAR-T 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假进展现象,尤其在肺部、腹膜等部位较为常见。这是由于 CAR-T 细胞浸润到肿瘤内部后,会使肿瘤体积暂时性增大,如同往馒头中塞入枣会导致馒头体积膨胀一样。但通过 CT 影像,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从肿瘤密度变化来鉴别:CAR-T 细胞浸润引发的假进展通常表现为肿瘤密度降低,而真进展则多伴随实性成分强化增大。此外,他提醒患者,与传统定期用药的治疗方式不同,CAR-T 疗法只需回输一次,若治疗有效,可给予 CAR-T 细胞充分时间发挥作用,在患者一般状况和症状未明显加重的情况下,建议持续观察,不必急于做出是否再次治疗的决定。
齐教授满怀信心地鼓励患者,当前国内新药研发如火如荼,CAR-T 疗法更是不断推陈出新,从基础款到双靶点、修饰改良款等新型疗法不断涌现,患者一定要坚定信念,不放弃任何治疗机会,只要心怀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就一定能够迎来接受更新治疗的曙光。
于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表示通过此次交流,深切感受到实体肿瘤 CAR-T 疗法的巨大潜力,坚信在科研与临床的共同努力下,实体肿瘤治疗终将与血液肿瘤治疗并肩前行,为更多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正如卡尔・朱恩教授所言,人类战胜癌症的时代必将到来。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相关推荐

【肺癌药物】新一代靶向药"尤莱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疾病进展风险直降56%!埃万妥单抗中国获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硼中子俘获疗法引爆脑膜瘤治疗革命:复发性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50%患者两年无复发!DC细胞联合新抗原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传统PD-1疗法遇"劲敌&qu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CAR-T三人行》第十六期|黄海雯教授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