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查看无癌家园网

咨询电话:400-626-9916

无癌家园

400-626-9916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文章

术后想少遭罪?益生菌成术后"好帮手":腹泻率降一半,缩短排气/排便时间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5-09-12 16:18:22

  益生菌抗癌,术后想少遭罪?益生菌成术后“好帮手”:腹泻率降一半,缩短排气/排便时间

  肠道微生物的数量约为人体宿主细胞的10倍,而在肥胖、肠易激综合征(IBS)、炎症性肠病(IBD)乃至结直肠癌(CRC)等疾病中,其数量会出现频繁且剧烈的波动。

  《Oncotarget》期刊的一项研究表明,针对接受局限性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使用益生菌不仅能显著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其带来的改善还对降低菌血症等短期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这一发现不仅为结直肠癌术后护理提供了更精准的干预思路,更让我们看到益生菌在调节肠道微生态、助力疾病康复中的巨大潜力——它既为患者减少术后感染风险、加快康复进程带来了新希望,也为未来肠道相关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更具实用性的方向!

  益生菌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肠道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显著缩短,腹泻率降一半

  该研究共纳入60例结直肠癌(CRC)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益生菌治疗(n=30)与安慰剂治疗(n=30)。

  结果显示:益生菌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指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首次排气天数为3.27±0.58天,较安慰剂组的3.63±0.67天明显缩短(p=0.0274);首次排便天数为3.87±1.17天,同样优于安慰剂组的4.53±1.11天(p=0.0268)。此外,益生菌组腹泻发生率仅为26.67%(8/30),显著低于安慰剂组的53.33%(16/30)(p=0.0352)。

  不过,两组在术后部分短期指标上的表现具体包括:首次流质饮食天数(益生菌组3.93±0.78天 vs 安慰剂组3.73±0.83天,p=0.341)、首次固体饮食天数(5.00±0.83天 vs 4.87±0.86天,p=0.544)、发热持续时间(4.80±2.34天 vs 4.77±1.79天,p=0.951)、术后一周平均心率(78.98±3.78次/分 vs 80.63±4.13次/分,p=0.111)、腹腔引流时长(6.67±1.09天 vs 6.50±0.97天,p=0.535)、抗生素治疗时长(7.33±3.86天 vs 6.60±2.81天,p=0.404)、术后住院时间(15.00±4.31天 vs 15.86±4.92天,p=0.487)。

  综上,该研究为临床提供了一手证据:对于接受局限性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使用益生菌可显著加速肠道功能恢复(缩短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降低腹泻发生率,且对减少菌血症等短期感染性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这类患者的术后护理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方向。

  益生菌抗癌

  ▲截图源自“PMC”

  益生菌解锁肠道免疫密码,开启全新抗癌模式

  在人体免疫系统中,除了广为人知的淋巴组织外,肠道作为一个极易被忽视的重要免疫器官,实则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人体约70% 的免疫细胞都集结在肠道之中。倘若把人体比作一个庞大的 “微生物王国”,那肠道就如同王国内最为繁华的 “大都市”。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蕴藏着百万亿计的微生物群落,其中包含真菌、病毒、细菌等各类微生物,它们共同协作,为维持宿主的健康立下汗马功劳,而在这些微生物中,益生菌的占比超过 95% 。

  从定义上来说,益生菌是一类“活的、非病原性微生物”,可在适量情况下,为其宿主提供多种有益影响。过去,众多研究已经证实,益生菌不仅有助于提升机体的免疫功能,还通过直接抑制肿瘤生长、辅助癌症治疗进程、缓解癌症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充当疫苗载体等多种机制,在肝癌、肺癌、肾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类型的治疗中展现出积极效果。基于这些发现,益生菌有望成为癌症综合治疗策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肠道益生菌

  ▲图源“摄图网”

  小编寄语

  积极保持肠道健康、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提升机体的免疫力,同时增强传统抗癌药的疗效,降低放化疗、手术等传统治疗的副作用。

  但鉴于癌症的复杂性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在使用微生物组进行个性化抗癌前,需要对患者的微生物组,进行个性化评估和分析,以便为癌症患者设计特征性微生物组介导的抗肿瘤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消除治疗副作用。

  最后医学部温馨提示,如果癌症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健康体重、正常的营养需求时,需接受专业的营养支持治疗,包括口服营养补充或肠外营养支持。如果您还想了解肠道菌群、粪菌移植、定制益生菌的更多讯息,可以将治疗经历等提交至医学部,获取专业营养师的帮助。

  参考资料

  [1]Yang Y,et al.The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probiotics treatment for colorectal cancer: short-term outcome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ncotarget. 2016 Feb 16;7(7):8432-40.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4885004/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相关推荐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重大突破!FDA授予TT125-802快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超80%患者肿瘤显著消退!ROS1新药T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首款ADC再下一城,乳腺癌新适应症获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2025 WCLC重磅:ctDNA检测成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里程碑!全球首个全身疗法火速纳入NCCN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复发/耐药小细胞肺癌有救了!新型DC疫苗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