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查看无癌家园网

咨询电话:400-626-9916

无癌家园

400-626-9916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文章

从13线失败到肿瘤消退,再活过4年!癌症疫苗三连击,卵巢癌、肠癌、肺癌患者有盼头了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5-08-05 10:51:53

  癌症疫苗帮助患者从13线失败到肿瘤消退又活过4年,卵巢癌、肠癌、肺癌患者有盼头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显著改善了多种恶性肿瘤的疗效,但不少肿瘤对其无响应或产生耐药性,尤其是复发性/难治性卵巢癌,单药反应率不足15%。因此,迫切需要寻求能增强ICI作用,以提升疗效的药物。

  而近日,《Oncologist》杂志发表的一项首次人体1/2期研究(NCT03323398)为这类患者带来了转机,初步数据显示,首创mRNA治疗产品——mRNA-2416无论单药使用,还是与durvalumab(Imfinzi)联合进行肿瘤内给药,在卵巢癌及其他晚期实体瘤中均耐受性良好,且具有初步生物活性。这一突破性进展为攻克肿瘤治疗瓶颈带来了全新希望,让我们看到了在对抗恶性肿瘤的道路上新的可能,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续航的曙光!

  mRNA-2416为晚期实体瘤治疗注入强心剂,一例卵巢癌患者13线治疗后仍见病灶消退

  mRNA-2416是一种新型脂质纳米颗粒包裹的信使RNA(mRNA),编码人OX40配体(OX40L),专为肿瘤内注射开发。其通过肿瘤内注射在肿瘤微环境中诱导OX40L,可能恢复OX40受体结合,进而刺激肿瘤特异性T细胞活化,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力,产生局部及全身抗肿瘤反应(详见下图)。

  mRNA-2416疫苗

  ▲图源“Oncologis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该研究(NCT03323398)共纳入61例中位年龄为65岁(范围23-82岁)的患者,包括卵巢癌(30%)、头颈部鳞状细胞癌(15%)、肉瘤(10%)等,将其分为两组,A组(39例,接受mRNA-2416单药重复瘤内注射)、B组(22例,mRNA-2416联合静脉注射durvalumab)。其中近半数患者既往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A组49%、B组41%),且绝大多数既往接受过至少一项癌症治疗(A组94.9%、B组100%)。

  结果显示:A组(n=29)单药治疗的病情稳定(SD)率为31%;B组(n=19)mRNA-2416联合治疗组中,11%的患者达SD,其中1例(5%)卵巢癌患者(接受4.0mg剂量)获部分缓解(PR)。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60天(A组,95%CI:50-108天) vs 50天(B组,95%CI:38-55天)。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例63岁浆液性输卵管/卵巢癌患者,既往接受过13线全身治疗,虽按RECIST评分最佳疗效为SD,但在4次注射后注射病灶接近消退,周围未注射病灶在第4周期也明显变平(详见下图)。

  mRNA-2416疫苗治疗卵巢癌的效果

  ▲图源“Oncologis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40%临床获益率+超37个月无进展!树突状细胞疫苗为为多线治疗失败的结直肠癌患者带来转机

  除了mRNA疫苗外,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临床表现也很突出。《临床癌症研究》杂志报道了一项针对富含MAGE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同种异体黑色素瘤细胞裂解物(MCL)脉冲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进行治疗的临床研究。

  该研究共纳入20例年龄中位数为64岁(范围:33-77岁)的患者(9例男性,11例女性),其中4例曾接受过放射治疗,18例接受过姑息化疗,平均化疗方案数为2种(范围0-5种),化疗药物数为2.5种(范围0-5种),入组前CT断层扫描均显示结直肠癌进展。入组后,给予DC疫苗治疗,该疫苗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树突状细胞(DC),用同种异体套细胞淋巴瘤(MCL)脉冲,并使用细胞因子使其成熟,从而获得高表达CD83和CCR7的树突状细胞。

  结果显示,1例患者(5%)出现部分缓解(PR),7例患者(35%)达到病情稳定(SD)。其中1名患者还出现晚期肿瘤消退,临床获益率(CBR)为40%(95%CI:22%-61%)。部分患者获得了持久的应答,甚至后期肿瘤缩小。该DC疫苗与免疫抑制调节性T细胞群的减少相关,这可能有助于增强抗肿瘤免疫力。

  中位总生存期(OS)为7.4个月(95%CI:4.5-17.5个月;详见下图A),分析时仍有2例患者存活。尽管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4个月(95%CI:1.9-4.1个月),但5名患者(25%)的PFS延长(>6个月),其中2名患者(10%)的PFS分别>27个月和>37个月(详见下图C)。

  树突疫苗治疗结直肠癌的数据

  ▲图源“Clin Cancer Re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关注:该患者(患者9)是一位62岁的女性,患有低分化直肠癌,已扩散至肺部、淋巴结和盆腔,对既往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的最佳疗效为稳定期(SD)。接种DC疫苗后,患者79天(2.5个月)达到部分缓解(PR)。32个月时,CT扫描显示肿瘤持续消退(详见下图),在2009年3月(37个月)的最后一次随访中,患者仍然存活且处于部分缓解状态。

  DC疫苗治疗直肠癌的效果

  ▲图源“Clin Cancer Re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从9cm大肿瘤到持续缩小!CIMAvax-EGF助晚期肺癌患者存活4年,阻断"营养供给"击退肺癌

  古巴肺癌疫苗(CIMAvax-EGF)是全球首个获批的晚期肺癌治疗性疫苗,也是首个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专利治疗性疫苗,由人重组EGF与载体蛋白重组P64化学结合而成,通过阻断表皮生长因子(EGF)与EGFR结合,切断癌细胞“营养供给”,并抑制其增殖,而将癌细胞“活活饿死”。

  该疫苗1996年起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评估,在古巴及国际研究中均显示良好安全性与有效性,目前已在古巴、秘鲁、阿根廷等多国获批。《人类疫苗和免疫治疗》杂志曾报道其治疗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经典案例:1例患者自确诊起存活达48个月(4年)。

  该病例是一位54岁女性,确诊为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因咯血加重2个月就诊,伴体重下降、食欲不振及骨痛。胸部CT示左下叶9cm×5.8cm×7.2cm分叶状肿块,左上叶小毛刺状病变,活检确诊为中度分化鳞状细胞癌,分期T4N1M0。

  患者先接受3疗程紫杉醇+卡铂治疗,肿瘤缩小至7cm×6cm×5cm;随后行2疗程顺铂联合60Gy放疗(30次)。放化疗结束2个月后,入组接受CIMAvax-EGF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前左下叶病变3cm×3cm(详见下图A),左上叶病变<1cm,伴放疗后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3个月后左下叶肿瘤缩小至2cm×2.1cm(详见下图B);6个月后(CIMAvax开始治疗后第18个月)进一步缩小为1.5cm×2.3cm(体积较最初缩小30%),且趋于稳定,同时胸腔积液减少、局部淋巴结变小。

  停止治疗3个月后(第18个月),CT示肿瘤无明显变化(详见下图C);最后一次随访(停止接种28个月后),患者身体状况良好,ECOG状态维持0级,病情未进展。该患者自确诊起存活48个月(4年),这一成果极为难得。

  古巴肺癌疫苗治疗效果

  ▲图源“Hum Vacc Immunoth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癌症疫苗历经数十年发展,已从基础研究逐步迈向临床应用,近年来更实现突破性进展——针对残留癌细胞的癌症疫苗,有望成为阻止癌症复发或转移的手段之一。目前,癌症疫苗中临床疗效及预防复发效果较突出的是树突状细胞疫苗(用于治疗皮肤癌、肝癌、肺癌、肾癌、乳腺癌等)、mRNA癌症疫苗(用于治疗肺鳞癌、肝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食道癌、三阴性乳腺癌、头颈部肿瘤等)、古巴肺癌疫苗、个性化新抗原疫苗等。

  但小编仍然要提醒广大癌友,癌症作为一种高度突变的复杂疾病,单一治疗手段难以实现理想疗效。当前更优的治疗策略是:在权威医院的传统治疗(如手术、放化疗等)基础上,结合患者病情、个体特征、突变靶点及经济状况,联合靶向药、免疫细胞治疗(如CAR-T、TCR-T、TIL细胞疗法)、癌症疫苗、质子治疗、电场疗法等新型手段,从而巩固传统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提升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打一针就能治疗癌症”的愿景虽仍需探索,但好消息是,我国目前正开展多款癌症疫苗的临床研究。对此感兴趣的病友,可将治疗经历、近期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提交至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或申请国内外抗癌专家会诊。

  参考资料

  [1]Sullivan RJ,et al.First-in-human phase I/II, open-label study of mRNA-2416 alone or combined with durval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and ovarian cancer. Oncologist. 2025 Jun 4;30(6):oyaf11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2166121/

  [2]Toh HC,et al.Clinical Benefit of Allogeneic Melanoma Cell Lysate-Pulsed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 Vaccine in MAGE-Positive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Clin Cancer Res. 2009 Dec 15;15(24):7726-7736.

  https://aacrjournals.org/clincancerres/article/15/24/7726/75018/Clinical-Benefit-of-Allogeneic-Melanoma-Cell

  [3]Cheng J Y,et al.CIMAvax EGF vaccine for stage IIIb/IV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J]. 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 2012, 8(12): 1799-1801.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4161/hv.21744#d1e107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相关推荐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HER2药物】新一代靶向药KN026联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全球首创双靶点新药再传捷报!依沃西单抗获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柳叶刀》首份中国领衔癌症报告重磅发布: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震撼突破!肝癌、胃癌、肺癌、脑瘤等癌症患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ADC药物】新一代靶向药TQB2102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又一款新药获批!全球十大创新靶向药为肺癌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