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查看无癌家园网

咨询电话:400-626-9916

无癌家园

400-626-9916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文章

别因"最懂癌的她没挺过"绝望!抗癌医生火箭丹的最后叮嘱+六大启示,帮普通人找到活路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5-08-22 15:35:32

  35岁肿瘤医生抗癌500天离世,留下6条救命忠告,每一条都是生机

  据“南方网”报道,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肿瘤科黄医生在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后,与病魔顽强抗争1年零8个月,最终于2025年8月15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年仅35岁。

  评论区里,一位患者家属的留言格外揪心:“连她都没挺过去,我们这些啥都不懂的,是不是只能认命?”这句话像根刺扎进心里。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绝望,但今天想坦诚说一句:黄医生没能抗癌成功,并不代表普通人就没了活路。

  黄医生的抗癌日记早已超越疾病叙事,成为一部“向死而生”的生命实践。她曾在视频中留下令人动容的话语:“不管我最后抗癌成功还是失败,这个过程都很有意义。如果能给别人一些借鉴,能帮助更多肿瘤患者,就够了”。即便到了最后,她仍在最后一条视频里含糊却坚定地提醒“记得体检”,电脑中未完成的PPT还写着“医学的局限不是失败,而是提醒我们更温柔地面对离别”。那么,回顾她的抗癌经历,能为普通人带来哪些启示呢?

  黄医生

  ▲图源“china.com”,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从肿瘤科医生到抗癌战士,与凶险淋巴瘤缠斗500余天

  据九派新闻报道,2023年12月底,黄医生意外发现双腿布满红色斑点,且逐渐蔓延至腰间——这一症状起初看似皮肤病,实则是血液系统严重异常引发的皮下出血。她随即就医检查,血常规显示血小板数值低至8(远超危险阈值);虽接受了输血小板治疗,感染指标与白细胞指标仍持续升高。经进一步检查,她被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25年2月,病情明确为晚期,且已出现骨髓转移、脑膜转移。

  此时,癌细胞已严重侵害她的造血系统,导致身体几乎丧失止血功能,轻微触碰都可能引发出血;同时,免疫系统也因病情遭到严重破坏。这些症状既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晚期的典型表现,也印证了这类侵袭性淋巴瘤“发病快、症状猛、变化突然”的凶险之处。

  在与癌症抗争的1年8个月里,她尝试了九次全身化疗、一次自体移植、CAR-T细胞治疗,甚至刚上市的双特异性抗体。即便癌细胞如“狡猾的小偷”般不断绕开药物围剿,她始终未放弃希望——化疗后头发掉光、因激素导致脸部肿胀,她便调侃自己是“面包超人”;还将自己比作“手持化疗药子弹对抗肿瘤怪兽的奥特曼”,用乐观与幽默化解痛苦,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患病后,她开通了社交账号,坚持分享抗癌经验与肿瘤科普,内容涵盖化疗反应应对、饮食建议、医保流程等。她希望通过这些内容,将积极心态传递给更多患者,同时科普科学规范的抗癌方法。她曾坦言:“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我从未想到过自己会成为患者。这段艰难的发病经过和自我疗愈的故事,揭示了生命中的意外与坚韧。”也特意提醒患者家属:“癌症没那么吓人,但也别不当回事”。

  作为从河南小山村走出、在北京大学完成本硕博连读的杰出医学人才,黄医生累计接诊超250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为她的离世痛心惋惜之际,我们不禁追问:从她发病到抗癌的经历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借鉴与启示?对抗癌症,我们真的毫无办法吗?

  读懂黄医生的抗癌经历:给普通人的六大启示,每步都为生机而战,值得借鉴

  1、重视癌症早期筛查

  黄医生曾在视频中提及一个令人痛心的细节:确诊前半年,她总感觉脖子发紧,起初以为是门诊久坐劳累所致,直到摸到淋巴结肿大才去检查——彼时癌细胞已转移至骨髓。即便到了生命最后阶段,她仍在最后一条视频里气若游丝地叮嘱大家:“记得体检……别等疼了才来……”。

  事实上,定期筛查正是癌症“早发现”的重要手段,但需明确:筛查异常不等于确诊癌症。若筛查中发现结节、息肉、肿瘤标志物升高等异常情况,只需进一步通过活检等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不必过度恐慌。

  哪些人群建议做癌症早期筛查

  先判断是否属于某类癌症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需比普通人群提前5-10年启动筛查,主要包括:

  1、筛查前需有癌症家族史:如直系亲属患癌,尤其是发病年龄<50岁;

  2、患有慢性基础病:如乙肝/丙肝人群,需警惕肝癌;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需警惕胃癌;肠息肉人群需警惕结直肠癌等。

  3、长期接触致癌物:如吸烟≥20包/年、长期接触油烟/甲醛/粉尘、酗酒。

  采取针对性筛查方案,及时发现常见高发癌症

  不同癌症的早期信号隐匿,需通过特定检查捕捉,以下为性价比高、《中国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推荐的筛查方式详见下表:

  中国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

  注:上述筛查标准仅供就医参考,具体筛查项目、筛查频率需遵医嘱,视个体情况而定。

  2、积极调整心态,别被癌症吓退

  一旦确诊癌症,患者本人乃至整个家庭往往会陷入巨大的恐惧与不安,甚至被抑郁情绪裹挟、难以自拔,几乎丧失生活信心。尤其对癌症复发患者而言,他们在情感上承受的痛苦,远比初次确诊时更甚,不少人还会因此怀疑治疗的正确性,甚至拒绝继续接受治疗。

  黄医生身为肿瘤科医生,本就深知癌症治疗的所有可能性与风险,可这些专业认知有时反而会成为心理负担。当她自己成为患者,那些关于治疗副作用、癌症复发率的知识,竟变成了不断内耗的源头,让她更容易陷入焦虑。

  但这种悲观心态对病情毫无益处,反而可能破坏体内内分泌平衡、降低自身免疫力—— 这对癌症患者而言格外危险,甚至可能加速癌细胞转移、导致病情恶化。事实上,并非所有癌症都致命:部分恶性程度较低的癌症,或在早期就被诊断出的癌症,患者通过规范治疗,有可能实现 “临床治愈”。

  因此,与其整日郁郁寡欢,不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直面生活,对癌症做到“战略上重视,战术上放松”,勇敢与之抗争。这份不服输的劲头,恰如《长安的荔枝》中主角李善德的那句心声:“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3、警惕癌症复发转移这颗"定时炸弹"

  对许多早期癌症患者而言,即便初始治疗看似成功,癌症复发与转移仍是后续面临的首要临床挑战。术后总生存时间与复发/转移情况密切相关,通常复发时间越早,患者的术后总生存期越短。

  “五年生存期”是评估癌症预后的核心指标,其含义并非“患者仅能存活五年”,而是指经规范治疗后,生存时间超过五年的患者比例。这一概念源于临床统计规律:多数癌症的复发或转移发生在根治性治疗后的前3年,约占80%;少数发生在第4-5年,约占10%;5年后癌症复发风险会显著降低,此时可视为“临床治愈”。

  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统计,以下五类癌症的“临床治愈率”(五年生存率)超过90%,分别是甲状腺癌(乳头状亚型、滤泡亚型)、前列腺癌、皮肤黑色素瘤、乳腺癌、霍奇金淋巴瘤。与之相对,小细胞肺癌、脑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则不容乐观,五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10%以下。黄医生所患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虽未进入该榜单,但却是极为凶险的癌种,她在确诊后也很快出现了骨髓转移与脑膜转移的情况,此时即便采取多种治疗手段,也已经“回天乏术”。

  ▼32类常见癌症的5年生存率

  32类常见癌症的5年生存率

  4、积极寻找前沿治疗手段,癌症依然有临床治愈希望

  过去,癌症(尤其是晚期癌症)在医学界曾普遍被视为“不可治愈”;但随着医学不断进步,各类前沿抗癌手段陆续问世,部分癌症患者也因此迎来了治愈的希望。下面,小编将为大家简单盘点几类表现突出的前沿抗癌手段,供癌友们参考。

  免疫细胞疗法

  免疫细胞疗法是继手术、放化疗后的第四种抗癌疗法,其核心机制是通过免疫细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激发人体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它不仅可在化疗、放疗间歇期应用以提升肿瘤综合治疗效果,还能形成持久免疫力,持续监控并清除体内潜伏癌细胞,将术后早期癌细胞扼杀在摇篮中,有效预防癌症复发或转移。相较于传统治疗,其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小。

  作为免疫细胞疗法的重要分支,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流程明确:先采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如NK 细胞、T 细胞等),经体外培养扩增以增强其靶向杀伤能力,再回输至患者体内,进而杀灭组织或血液中的突变细胞、癌细胞及病原体 —— 本质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发现与清除。在临床中,CAR-T、TCR-T、TIL细胞、NK细胞、CAR-NK 细胞、γδT 细胞等,常被用于癌症的治疗。

  下图展示了美国国立研究所及剑桥大学团队,通过晶格层光显微镜技术拍摄到的场景:红色的T 细胞正与蓝色的癌细胞展开 “殊死搏斗”。

  T细胞在攻击癌细胞

  ▼三种常见免疫细胞疗法对比

  三种常见免疫细胞疗法对比

  癌症疫苗

  癌症疫苗是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癌细胞,目的是预防肿瘤术后的复发与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适用于已确诊癌症的患者。临床常见的癌症治疗性疫苗包括树突细胞(DC)疫苗、mRNA癌症疫苗、古巴肺癌疫苗等。

  其中,树突细胞(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也是目前已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其特点是刺激初始T细胞进行增殖。可促进T细胞富集,增强对T细胞的激活;同时在体内充分激活T细胞、,促进T细胞对肿瘤的清除。

  5、抗癌别"单靠药"!积极提升机体免疫力,唤醒身体强大抗癌力

  抗癌药并非唯一的希望,饮食、作息等“软办法” 实则是看不见的抗癌战斗力。癌症患者需时刻关注自身免疫状况,在临床治疗后,应尽快调整免疫功能、重建免疫防御系统,增强自身对抗肿瘤的能力,实现对癌症的持久防护,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积极调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与美国癌症协会(ACS)定期发布的癌症预防建议,同样适用于患者提升免疫力,核心包括:合理搭配饮食(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建议≤90g)、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特定营养物质,以此改善临床结局。

  2.保持规律生活,避免过度消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患者至关重要,日常需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为身体修复和免疫维持打下基础。

  3.维持健康体重,适度开展运动:应避免体重过轻或过重,同时根据自身耐受度进行适当运动,既能加强身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也能降低癌症复发风险。

  4.积极调节肠道菌群,筑牢免疫防线:人体约70% 的免疫细胞集中在肠道,肠道是重要免疫器官;而肠道菌群作为体内生态的关键 “守护者”,与癌症防治紧密相关,堪称抗癌的 “隐形防线”。科学调节肠道菌群,不仅能夯实患者整体健康基础,还能提升抗癌及免疫治疗效果,缓解手术、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其也因此成为继免疫细胞疗法、癌症疫苗后的 “抗癌新星”。常见调节方式包括:适当补充益生菌、补充益生元、进行粪便微生物组移植(FMT)、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

  6、当所有方法都用尽,远赴重洋为癌症治疗多添一份可能

  如今,出国就医已不再新鲜。尤其对于国内面临治疗困境,或渴望尝试世界前沿医疗手段的癌症患者而言,美国、日本等医疗强国凭借卓越的医疗技术、顶尖的科研成果与深厚的临床积淀,吸引着众多患者漂洋过海,寻求更优质高效的治疗方案,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为何要选择权威的肿瘤专科医院

  1.权威的肿瘤专科医院有强大的病理科,病理活检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是指导后续治疗的基石。

  2.权威肿瘤专科医院有着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应变能力较强,能更好地应对肿瘤患者的各种突发状况。

  3.权威的肿瘤专科医院通常与国际同步,具有更新的经验和信息,指导癌症的诊治。

  4.权威的肿瘤专科医院具有与国际同步的新药、新技术研究,能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机会。

  美国US news 2025-2026年度最佳癌症专科医院TOP20榜单

  美国US News依据30天生存率、先进技术可及性、患者体验、临终关怀与姑息治疗等患者服务、治疗后出院回家患者比例等多项指标,评选出癌症专科排名前20的医院榜单。该榜单覆盖的癌种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黑色素瘤、乳腺癌、肾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头颈癌、骨科癌、子宫癌、卵巢癌等。

  美国医院排名

  2021年日本Newsweek最佳医院排名

  日本医院排名

  温馨提示

  以上排名仅作为就医参考,患者在实际选择医院时,还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体情况、所在地、经济条件等综合抉择。作为国内权威的肿瘤患者服务平台,专业的肿瘤学顾问可以为患者全面分析病情,推荐适合的专家、医院,感兴趣的病友可致医学部,了解详情。

  小编寄语

  黄医生虽不幸离开了我们,但她留在屏幕里的声音、刻在患者心中的温暖,却从未真正远去。她用自身的抗癌经历,向我们传递着清醒的认知:癌症固然可怕,但比癌症更可怕的,是对健康的侥幸与拖延;治疗药物固然重要,但比药物更关键的,是那份“好好活下去”的坚定信念。

  她的经历也再次为我们敲响健康警钟: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坚持定期体检,才能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即便不幸确诊癌症,也不必放弃希望——近年来,随着新型靶向药物、免疫细胞疗法、癌症疫苗等不断涌现,为越来越多癌症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可能。愿每一位癌友都能汲取这份力量,创造属于自己的抗癌奇迹!

  如果您对目前的治疗不满意,或想寻求TIL、DC细胞、癌症疫苗、肠道菌群等新型抗癌技术的帮助,可将治疗经历、近期病理检查报告、出院小结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或申请国内外抗癌专家会诊。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相关推荐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绝境破局!创新药ATG-022拿下突破性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别因"最懂癌的她没挺过&quo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有救了!100%疾病控制率+近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重磅更新!宗格替尼跻身2025最新NCC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全球首例!中国CAR-T让罕见肿瘤患者重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客观缓解率高达100%!创新双靶点CAR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